第五章父母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舞台 24.14歲的孩子為何跳樓(1 / 1)

第五章父母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舞台 24.14歲的孩子為何跳樓

有一個女孩子,隻有14歲,她的成績在班裏總是名列前茅。但這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卻在一個黎明從高樓跳下,人們在晨光中發現了她僵硬的屍體。

她曾多次說過想自殺,但父母和老師都沒有在意過這個危險信號。也許是她自述死亡的次數太多了。臨自殺的前半夜裏,她從自己的房間裏跑出來,敲父母居室的門,說頭疼,肚子疼,然後再一次睡到了母親的床上,這是許久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了。母親以為她學習累了,勸她休息一天。

這時候她流露出想死的念頭,她說:“我不是為我自己死,我是為全班50名同學,我的死可以促使全班同學期終考試成績好。”

母親聽過很多次類似這樣的話,也沒太當回事,早早動身去上班了。不過在臨走的時候,還是叮囑了做父親的有時間去學校談談女兒的情況。

但是女兒沒有再給他們時間。

你聽了這個故事,不覺得震撼嗎?

專家稱,教育的內涵中,應當包括心理教育,心理障礙往往比生理殘疾更可怕。

遺體告別時,孩子的姥姥流著眼淚說:孩子的離去是教育的失誤。

母親在痛悔,說她沒有留住孩子的生命。

母親的懺悔不無道理,因為如果平常這對父母多注意與女兒交流思想,溝通情況;如果當這個女孩第一次流露出想自殺的念頭,便引起父母的重視,與之進行認真的談心;如果臨自殺的前半夜裏,她許久以來不曾有過地突然睡到母親的床上時,母親敏感一些,正視這一不大正常的現象,別隻簡單地以為女兒是累了,而代之以親切的關懷和詢問;如果當天夜裏,母親關切地去女兒房間看一看;如果……如果真可以再“如果”的話,這樁悲劇完全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所以,在此懇請所有的父母們:當孩子遇到困難向你們訴說時,必須積極傾聽,讓孩子把心中的話說出來,在適當的時候要站在孩子一邊說話,安慰他,認同他。當孩子將自己的感受抒發後,又明白你對他的了解和支持後,他的心情便會自然平靜下來,而煩惱也會隨之消失,甚至會以理智的態度處理自己的問題。而隻需要你抽點時間傾聽一下,將會避免多少不該發生的事發生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