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方圓做人的35條鑽石法則 11.失言了要及時彌補(1 / 1)

第四章方圓做人的35條鑽石法則 11.失言了要及時彌補

人有失足,馬有漏蹄。失足了可以再站起來,失蹄了可以重新振作,而人失言了可以用妙語去彌補。

作為空姐,朱莉葉小姐常常接受嚴格的語言訓練。盡管這樣,她有時還是不免失言。

那次在的航線上,她和往常一樣本著顧客至上的服務精神,熱情地詢問一對年輕的外籍夫婦,是否需要為他們的幼兒預備點早餐。那位男顧客出人意料地用中國話答道:“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沒有仔細聽這位先生的後半句話,為進一步表示誠意,朱莉葉小姐毫不猶豫地說:“那麼,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請隨時通知我好了。”

他先是一愣,隨即大笑起來。朱莉葉小姐這才如夢初醒,羞紅了臉,為自己的失言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在人們的交際過程中,無論凡人名人,都免不了發生言語失誤。雖然其中原因有別,但它造成的後果卻是相似的,或貽笑大方,或糾紛四起,有時甚至不堪收拾。

曆史上和現實中許多能說會道的名人,在失言時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慘敗的情形不乏其例。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國福特總統和卡特共同參加的,為總統選舉而舉辦的第二次辯論會上,福特對《紐約日報》記者馬克斯·佛朗肯關於波蘭問題的質問,作了“波蘭並未受蘇聯控製”的回答,並說“蘇聯強權控製東歐的事實並不存在”。這一發言在辯論會上屬明顯的失誤,當時遭到記者立即反駁。但反駁之初佛朗肯的語氣還比較委婉,意圖給福特以改正的機會。他說:“問這一件事我覺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難道在肯定蘇聯沒有把東歐化為其附庸國?也就是說,蘇聯沒有憑軍事力量壓製東歐各國?”

福特如果當時明智,就應該承認自己失言並偃旗息鼓,然而他覺得身為一國總統,麵對著全國的電視觀眾認輸,決非善策,於是繼續堅持,一錯再錯,結果為那次即將到手的選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刊登這次電視辯論會的所有專欄、社論都紛紛對福特的失策進行了報導,他們驚問:

“他是真正的傻瓜呢?還是像隻驢子一樣的頑固不化?”

卡特也乘機把這個問題再三提出,鬧得天翻地覆。

高明的論辯家在被對方擊中要害時決不強詞奪理,他們或點頭微笑,或輕輕鼓掌。如此一來,觀眾或聽眾弄不清葫蘆裏藏的什麼藥。有的從某方麵理解,認為這是他們服從真理的良好風範;有的從另一方麵理解,又以為這是他們的豁達胸懷。而究竟他們認輸與否尚是個未知的謎。這樣的辯論家即使要說也能說得很巧,他們會向對方笑道:“你講得好極了!”

相比之下,裏根就表現得高明許多。

一次,美國總統裏根訪問巴西,由於旅途疲乏年歲又大,在歡迎宴會上,他脫口說道: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為能訪問玻利維亞而感到非常高興。”

有人低聲提醒他說溜了嘴,裏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們不久前訪問過玻利維亞。”

盡管他並未去玻國,當那些不明就裏的人還來不及反應時,他的口誤已經淹沒在後來滔滔的大論之中了。這種將說錯的地點時間加以掩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當麵丟醜,不失為補救的有效手段。隻是,這裏需要的是發現及時、改口巧妙的語言技巧,否則要想化解難堪也是困難的。

在實踐中,遇到這種情況下,有三個補救辦法可供參考:

①移植法,就是把錯話移植到他人頭上。如說:“這是某些人的觀點,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錯誤糾過來了。對方雖有某種感覺,但是無法認定是你說錯了。

②引申法,迅速將錯誤言詞引開,避免在錯中糾纏。就是接著那句話之後說:“然而正確說法應是……”或者說:“我剛才那句話還應作如下補充……”這樣就可將錯話抹掉。

③改義法,巧改錯誤的意義。當意識到自己講了錯話時,幹脆重複肯定,將錯就錯,然後巧妙地改變錯話的含義,將明顯的錯誤變成正確的說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