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會處世原則,做事成功一半 10.寬容——讓他三尺又何妨(1 / 2)

第二章學會處世原則,做事成功一半 10.寬容——讓他三尺又何妨

寬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常有一些所謂厄運,隻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罷了;而一些所謂的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明白這個道理,也就能向方圓做人更邁進了一步。

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別人心田的冰雪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會顯得愚蠢,大概也會蒼老得快;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為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累累,抑或斷裂。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不忽視功利的環境裏,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別人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別人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別人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宛如淩空於高高的山頂,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為“會思想的蘆葦”,弱小易變,因而情緒的波動隨時都在改變對事物的正確了解。人非聖賢,就是聖賢也有一失之時,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別人的失誤?

寬容並不意味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迫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寬容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們。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利益發生衝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願自己吃一點虧。鄭板橋曾說過:“吃虧是福。”這絕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圓滿做事,方圓做人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清朝時有兩家鄰居因一道牆的歸屬問題發生爭執,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於在京為大官的親屬張英幫忙。張英沒有出麵幹涉這件事,隻是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力勸家人放棄爭執,信中有這樣幾句話:“千裏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聽從了他的話,鄰居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兩家終於握手言歡,反而由你死我活的爭執變成了真心實意的謙讓。

《菜根譚》中講:“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可謂深得處世的奧妙。 有這樣一個女人,總在喋喋不休地向人們說鄰家的汙穢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將一位朋友領到家裏,指著窗外說:“您看那家繩上晾的衣服多髒!”可那位朋友卻悄悄地對她說:“如果你看仔細點兒,我想你能弄明白,髒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們在同一藍天下生活,為什麼不學著去寬厚地待人,而是去輕易地指責呢?即使髒的真是鄰家的衣服,我們為什麼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這樣做不會給我們造成任何損失,隻會令我們在方圓做人的道路上獲得更大的成績。

努力去愛你不喜歡的人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寬容。

李美畢業後初入社會,在某合資公司外貿部就職,不幸碰上一個愛拍馬屁、什麼本事都沒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後沒什麼事兒也要跟著日本科長拚命“加班”,無事生非,把白天理好的文章弄得一團糟,轉眼出了錯,又把責任全部推給李美。李美不是一個會“爭”的女孩子,隻好忍氣吞聲等日本科長長出“火眼金睛”,結果等了三個月,還是等不來一句公道話。

一氣之下,李美就去了另一家外資公司。在那裏,她出色的工作博得了許多同事的稱讚,但無論如何也沒法使苛刻、暴躁的馬經理滿意。心灰意冷間,她又萌動了跳槽之念,於是向新加坡總裁遞交了辭呈。總裁先生沒有竭力挽留李美,隻是告訴她自己處世多年得出的一條經驗:如果你討厭一個人,那麼你就要試著去愛他。總裁說,他就曾雞蛋裏挑骨頭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優點,結果,他發現了老板兩大優點,而老板也逐漸喜歡上了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