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會處世原則,做事成功一半 3. 大巧若拙,沉默是金(1 / 2)

第二章學會處世原則,做事成功一半 3. 大巧若拙,沉默是金

我們總認為坦率是一種美德,但是任何美德如果不分場合地亂用,也會成為缺點。在複雜的社會和人跟前,坦率有時不僅給別人帶來難堪,也會讓自己後悔。在很多場合,坦率、怒形於色、怒於言辭,不僅達不到你想要達到的效果,而且往往適得其反。對待別人應該運用方圓之道的“圓”,很多人在政治的漩渦中,經商的潮汐中以及各種人際關係中,因為不善於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而暴露了自己的意圖,結果搞得很被動。善裝糊塗,善於掩飾自己,不令他人覺得你變化莫測,從而集中心思和力量對付你,這便是“沉默是真金”的道理。

古人在談及人生和曆史的經驗教訓時,多次談到這樣一句話,即“君子慎言,禍從口出。”就是說,作為一個君子,不要對事妄加評說,有些事自己肚裏明白就行,有些話能不說就不說,實在沒辦法,幾句玩笑,也就過去了。話說多了,往往會有失誤,或者攻擊了別人,會成為別人攻訐的口實。

因此,傳世奇書《菜根譚》中道:“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並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勿躁,寧拙無巧。”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謹慎行事。即使十句話你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讚你,但是假如你說錯了一句話,就會立刻遭人的指責;即使十次計謀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獎賞,可是其中隻要有一次失敗,埋怨和責難之聲就會紛紛到來。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為人寧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態度,不驕不躁,寧可顯得笨拙一些,也絕對不自作聰明,喜形於色,溢於言表。這就是方圓做人的一種:大智若愚。

佛說“不落言論”,也有一種語言文字無法達意,容易被人誤解的無奈。當初,釋迦牟尼在蓮花池上,麵對諸位得道弟子,作拈花微笑,而隻有一位尊者領悟了佛的意思,遂有禪宗的起源。這個故事總是令人感動不已。

人際關係是那樣難以處理,有時你以好心規勸別人,不料會惹惱別人,輕則傷和氣,重則引火燒身。

一些學術批評,以內行人看來,批評者和被批評者所談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是大煞風景的事。很多不入流的批評者煞有介事地評說一些影響很大的作品在某個史實上有失誤,這就把自己自願降到不如被批評者的位置上,反惹人瞧不起。批評者往往吹毛求疵,達不到被批評者的高度和深度。但無論是原作者還是批評者,豈不違背了“君子慎言”的古訓?世人是如此執迷不悟,如此為名利所引誘,實在是令人寒心的。

孔子觀於後稷之廟,有三座金鑄的人像,幾次閉口不說話,就在它的背上銘刻了“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無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有一首詩雲:“緘口金人訓,兢兢恐懼身。出言刀劍利,積怨鬼神嗔。簡默應多福,吹噓總是蠢。”所以君子處世之道在方圓之間,待人宜圓,如此方合乎方圓做人之道。

如果說一句話而壞風俗,而損名節,而發人陰私,而招人仇怨,那麼這樣的話,害處就太大了,離災禍臨頭也不遠了。這樣的話,你斷不可說,或者,一個人有缺點,有錯誤,你不妨指出來,讓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須深深了解他,他能接受你的批評。不然,你說也是白說,還會結下仇怨。如果你還多言,可真是白操心。“譽我則喜,毀我則怒”本是人之常情。聰明的人知道,別人可以以毀譽加於我,我不可以毀譽加於人。

唇齒之傷,甚於猛獸;刀筆之烈,慘於酷吏之刑。隻是一句話罷了,卻可以侮辱一個人並辱其子孫,並辱其祖父,那種傷慘的感情,會積攢數世,不但一般人都會尋機報複,就是天理也不容。

有人動不動就說沒有人才,這是妄言。“百步之內,必有芳草。”人各有才,隻是有大有小,有一技之長,也算是難得了。人不必有文武全才,有一才也就不錯了。我們怎麼敢妄然看不起別人呢?

用偏見來論說古今的大道理,仗著小聰明來談說天下的大事,隻持一端不及其餘,其實於理不通,於事不周,而又對批評意見聽不進去,私逞其強,剛愎自用,這是天下的大害,更是為人處世最愚蠢的做法。

沒有善惡之心,常作阿諛之態,逢迎之計,習諂媚之辭,這種人不僅難成氣候,最終會害人害己。

對人過於忠厚,不存戒心,把心裏話都掏出來,逢人便是知己,終會被小人利用。

俗語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言辭上也是如此。方圓之道在語言談吐之間需要非常謹慎,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

一個非常忠厚老實的朋友曾向我訴說:他剛分到一個單位時,對於很多東西看不慣。他不是過於挑剔的人,一些事太明顯了。他對幾個平常關係還不錯的同事講,可別人總是附和,或想方設法把談話引向深入,結果是他的一肚皮牢騷一字不差地傳到單位領導的耳裏。慢慢地,別人都不再與他交往了。他呢,也就自己封閉起來。禍已從口出,水潑出去了,還能收回來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