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那年輕公子哥一直在自顧自地褒獎自己,說他自己平日裏與鄰裏關係都極好,出門看到有困難的人總是會出手相助,是一個尊老愛幼的三好青年。
同時,他也提到了一點,他父親是一個商人,同時也是當地的首富。
一提到首富二字,秦小道的腦海裏不由得閃爍出很多個念頭。這一次來營州,雖然李世民的聖旨是讓各方官員都積極協調秦小道攻打高句麗,但是打仗沒有錢怎麼行?
以前李世民帶兵打仗,軍餉自然是沿途各個地方給予,其他將軍打仗,也是朝廷撥款。
而秦小道倒好,李世民隻有一道聖旨,雖然聖旨上寫明讓各個地方的官員協助秦小道,但並沒有仔細明說怎麼協助,他們一天送一旦米,也可以是協助,隨便派幾個來頭過來掃掃地,讓幾個青樓女子過來呐喊助威,這這也是協助。
再說,李世民已經駕崩了,眼下各個地方的官員都想想方設法地諂媚他們的上官,而他們的上官又在絞盡腦汁地加入新的陣營,在這個政治大洗牌的敏感時刻,還真不會有多少人理會秦小道。
不過李世民到底還是給秦小道留了一條後路,那就是他手中的金牌。那玩意兒盡管隨著李世民的逝世,會慢慢變成廢物,但至少三年內,還是有用的。
李治雖然登基為帝,但按照傳統他要守孝三年。
守孝在中國古代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舉措,這不是習俗,而是規定。
盡管官方沒有製定法律要求民眾如何守孝,但是按照規定,三年守孝期間,任何人都不能與妻子同房,不能參加任何宴會,不能上門拜訪友人等等。如果是官員的話,也要暫時離開自己的崗位,在家中守孝。
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大唐以孝治天下,對於這一點還是比較看重的。
雖然有些人因為特殊原因可以不守孝,不過做做樣子還是要的,至少不能讓別人在後麵戳脊梁骨。
所以,這三年時間,秦小道手中的金牌還管用,三年一過,要麼收藏起來,留給後代裝嗶用,要麼就溶解成金鋌,足夠在高檔青樓裏的半年開銷。
盡管金牌用,但那物件不到關鍵時刻,秦小道是不可能拿出來的。
到了營州之後,他基本隻能靠自力更生。
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錢。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但這營州秦小道人生地不熟,又沒有任何產業,錢從哪來?
從長安,或者雲南調,那是不可能的,耗時太遠不說,路上還會出現土匪,或者天氣等等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隻能就地取材。
這年頭,除了貪官之外,就屬商人最有錢了。
貪官的錢大部分都要充公,而且貪官基本都是有派係的,動起來比較麻煩;相比貪官來說,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則不一樣了。
在這個年代,商人可是一個低賤的行業,就算他家纏萬貫也是如此。走在大路上,連好一點的衣服都不敢穿,再漂亮的材質和顏色,也隻能在家裏穿著浪一圈。
路上,那年輕公子哥一直在自顧自地褒獎自己,說他自己平日裏與鄰裏關係都極好,出門看到有困難的人總是會出手相助,是一個尊老愛幼的三好青年。
同時,他也提到了一點,他父親是一個商人,同時也是當地的首富。
一提到首富二字,秦小道的腦海裏不由得閃爍出很多個念頭。這一次來營州,雖然李世民的聖旨是讓各方官員都積極協調秦小道攻打高句麗,但是打仗沒有錢怎麼行?
以前李世民帶兵打仗,軍餉自然是沿途各個地方給予,其他將軍打仗,也是朝廷撥款。
而秦小道倒好,李世民隻有一道聖旨,雖然聖旨上寫明讓各個地方的官員協助秦小道,但並沒有仔細明說怎麼協助,他們一天送一旦米,也可以是協助,隨便派幾個來頭過來掃掃地,讓幾個青樓女子過來呐喊助威,這這也是協助。
再說,李世民已經駕崩了,眼下各個地方的官員都想想方設法地諂媚他們的上官,而他們的上官又在絞盡腦汁地加入新的陣營,在這個政治大洗牌的敏感時刻,還真不會有多少人理會秦小道。
不過李世民到底還是給秦小道留了一條後路,那就是他手中的金牌。那玩意兒盡管隨著李世民的逝世,會慢慢變成廢物,但至少三年內,還是有用的。
李治雖然登基為帝,但按照傳統他要守孝三年。
守孝在中國古代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舉措,這不是習俗,而是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