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孕期常識(9)(2 / 3)

4、了解有關母乳喂養的知識,取得家人的共識和支持,樹立信心,下定決心,這樣母乳喂養才容易成功。

妊娠期乳頭護理要注意哪些事項

洗澡後,在乳頭上塗上油脂,然後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摩乳頭及其周圍部位。不洗澡時應用幹淨軟毛巾擦拭,也可用以上方法按摩乳頭。

如果乳頭上有硬痂樣的東西,不要生硬取掉,入睡前,在乳頭上覆蓋一塊塗滿油脂的紗布,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擦掉。

孕婦平時不要留長指甲,以免在做乳頭養護時使其受到損傷。

為開通乳腺管,促進乳腺發育,可用溫熱毛巾敷在乳房上,在毛巾上麵把乳房夾住在手掌和肋骨之間進行按摩。從懷孕的第33周起,用手指把乳暈周圍擠壓一下,使分泌物流出,以預防腺管不通,造成產後乳汁鬱積。

妊娠期乳房保健要注意哪些事項

懷孕以後,乳房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它對哺育嬰兒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孕期必須對乳房進行很好的保健。

1、切不可擠壓乳房。睡眠時要側臥或仰臥,不要俯臥,因為俯臥會使乳房受到擠壓。

2、不要穿過緊的內衣,更不要束胸,否則會影響乳腺的發育,甚至會造成腺管的阻塞,使產後乳汁排出不暢,造成乳腺炎。

3、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乳房清潔。要經常用溫開水清洗乳頭,用毛巾輕輕將乳頭擦洗幹淨,這樣既可以保持乳房的衛生,同時也可以增加乳頭表皮的韌性,以便以後喂奶時經得起孩子的吸吮。如果乳頭內陷,在擦洗時可用手輕輕將乳頭拉出來。

4、如果在孕期乳房出現異樣疼痛和外形改變,應及時就診。如果乳房出現脹痛,可用手握住對側的乳房,輕輕按摩,兩手交替進行。

5、禁用豐乳霜或減肥霜。豐乳霜和減肥霜都含有一定的激素或藥物成分,無端使用會影響乳房正常發育。

妊娠晚期居家要注意哪些事項

1、臥床休息:采取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使右旋的子宮複位,增加胎兒的供血量。

2、維持高蛋白的飲食:每天攝取80~90克的蛋白質,可補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質,減少水腫的危險。

3、觀察水腫:孕婦在懷孕末期大都會出現足部水腫,但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導致的水腫通常會在妊娠中期(懷孕4~6個月)開始出現,且會發展到眼瞼。

4、自行監測血壓,可早晚各測量1次,並做記錄。

5、每1~2周做一次檢查,一旦有異常,應提早就診。

妊娠晚期的膳食原則有哪些

妊娠晚期,孕婦的食欲繼續增強,胎兒的發育很快,所以營養一定要跟上。在飲食上,要增加富含蛋白質的豆製品,如豆腐和豆漿等。多食用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多食用動物內髒和堅果類食品。注意控製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量。

1、第八個月:胎兒發育仍較快,對營養需求量較大。應繼續保證全麵營養,多吃豆製品等,同時應限製對食鹽的攝入。

2、第九個月:在保證全麵營養的同時,要限製鈉的攝入,增加鐵及維生素K的攝入,為分娩做好準備。

3、第十個月:胎兒即將出世,母體即將放下重負。應多吃富含維生素K、維生素C、鐵的食物,如牛奶、紫菜、豬排骨、菠菜、豆製品、胡蘿卜、雞蛋等。

臨產前為什麼要適當休息

如果臨產前孕婦精神或身體處於疲憊狀態,將影響順利分娩。在分娩前幾天,一定要休息好、吃好,養精蓄銳。現在一般規定的產假包括產前休息的時間,可是有的婦女為了產後能多休息幾天,直到預產期那天還在上班或做家務,這不利於分娩,也不利於產婦健康。正確的做法應該在產前半個月左右就適當少活動,做些較輕的運動;到預產期前5~7天,最好不要工作、勞動,隻適當散步就可以了。

準媽媽在初次產前應該做哪些檢查

初次產前檢查時,準媽媽還應該做:

非梅菌螺旋體抗原血清篩查、乙肝表麵抗原(HBsAg)及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篩查。對有症狀者應做宮頸淋菌與沙眼衣原體及細菌性陰道病檢測。對高齡準媽媽需做宮頸刮片檢查。

臨產前有什麼征兆

當你的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說明你的產期越來越近了,分娩可能隨時發生。

1、宮底下降:胎頭人盆,子宮開始下降,減輕了對橫膈膜的壓迫,孕婦會感到呼吸困難有所緩解,胃的壓迫感消失。

2、腹墜腰酸:胎頭下降使骨盆受到的壓力增加,腹墜腰酸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

3、大、小便次數增多: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和直腸,使得小便之後仍感有尿意,大便之後也不覺舒暢痛快。

4、自子宮頸口及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增多。

5、胎動減少:這是由於胎位已相對固定的緣故。但如持續12小時仍感覺不到胎動,應馬上接受醫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