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孕期常識(5)(3 / 3)

為了使胎兒發育良好,應攝取充分的營養,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素要均衡攝取,不可偏食。

此時有可能出現妊娠貧血症,因此對鐵質的補充尤其重要。身體容易出汗,分泌物增多,容易受病菌感染,每天應該淋浴,並且勤換內褲。

懷孕四個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懷孕四個月時,胎盤已經發育完全,孕婦流產的可能性減少,你已經基本度過妊娠反應期,現在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增加營養,可以帶些營養品在辦公室裏服用,也可以多吃些水果。

2、如果你開始感到腰痛,就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要采取正確的姿勢進行工作。

3、充分了解有關懷孕、生產的各種知識,這樣可消除懷孕期間的不安與恐懼,也有助於順利生產。孕婦可就近到婦幼保健所或醫院內婦幼保健科索取資料,也可閱讀有關孕產保健的書籍。

4、為使生產變得輕鬆,最好從現在開始做一些孕婦體操,但是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過分勉強。

5、再過一個月,平時的衣服就穿不下了,應趁著身體情況良好時先行準備。加肥、寬鬆的內衣褲也是必備的懷孕用品。

6、去美容院理發時,可請理發師設計一個易梳理的發型,除讓人看起來清爽外,自己心情也會變得愉快。

孕期子宮為什麼會發生變化

懷孕後,母體為適應胎兒的生長發育出現一係列變化,其中尤以子宮的變化最顯著。在懷孕前子宮隻有小鴨梨大,重50克,體積約7厘米×4.5厘米× 3.5厘米。到足月妊娠時,子宮重1 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納胎兒、羊水等5 000毫升內容物,足月子宮長35厘米,寬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宮隨著胎兒增長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個月(停經13周),在恥骨上2~3橫指處可摸到子宮底部;妊娠4個月(停經17周),子宮底部位於臍與恥骨的中間;妊娠5個月 (妊娠21周),子宮底部平臍,這時從外觀可見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宮底部在臍與胸骨劍突之間;足月時,子宮底在劍突下2~3橫指;當胎兒頭入骨盆後,子宮底可降低。

為了保護胎兒能順利分娩,分娩時強有力的宮縮,以及避免產後出血,子宮是全身唯一擁有三層肌肉的器官,為了減少分娩時子宮的阻力,自妊娠中期始,子宮頸的組織內口逐漸上延成為子宮下段,為分娩做好準備。

為什麼孕婦在妊娠期應適當增重

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孕婦的體重會不斷增加。孕婦所增加的體重包括胎兒和孕婦本身兩個方麵,控製體重增加主要是控製孕婦本身部分的增重。

孕婦在懷孕期間究竟增重多少最適當呢?專家提出,婦女在孕期的增重以10~15千克為宜。在此範圍內增重,嬰兒出生時體重可在2500~3400克,符合標準要求。

孕前體重低於標準體重15%的低體重女性,如果孕期增重少於9千克,她分娩低體重兒的幾率將升高50%。孕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的過重女性,孕期可增重8.1~9.1千克,這類女性孕期不需減重,可在分娩後進行積極減重,但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人體標準體重的計算公式如下:

身高(厘米)-105(厘米):標準體重(千克)。

控製孕婦的體重不超過15千克,可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身體鍛煉。適當鍛煉身體,可以減少孕婦本身體重,不會影響胎兒的生長。

2、晚飯適當少吃。人們吃過晚飯活動較少,熱量容易在體內堆積,會使人發胖。適當少吃晚飯,並不影響對胎兒的營養供給。

3、適當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主食中熱量含量較多,容易使人發胖。瓜菜中熱量少,且含有多種維生素。瓜菜中的纖維素還能緩解或消除便秘現象。懷孕後猛吃好東西的做法不可取。

為什麼胎兒的生長要依靠著母親的血液循環係統

從妊娠6周起,母體血容量開始增多,孕32~34周達高峰,比懷孕前增加35%,平均血容量在1 400毫升左右。其中血漿約占1 100毫升,紅細胞約占300毫升,血液變得稀釋,血紅蛋白由未孕時的130克/升下降為110克/升,血清內蛋白量也有所下降。

為了減少分娩時出血,妊娠期凝血因子多有增加,其中纖維蛋白原比懷孕前增加50%。

懷孕時由於子宮增大使膈肌上升,心髒向上、外、前移位。隨妊娠周數的增加,心肌變得更肥厚,其重量及體積也略有增加,心率每分鍾平均增加10~15次,產後6周才恢複。

心搏量(每次心髒排出血量)及每分鍾心排血量在妊娠32~34周達高峰,分別比未孕時增加30%~40%,一直維持至分娩。心排血量的增加對維持胎兒生長甚為重要,如孕婦患心髒病,則心髒排血量減少,子宮血流量也少,易引起早產或致低體重兒,不利於胎兒、新生兒的生長。

妊娠期間孕婦的呼吸功能有何變化

妊娠期由於子宮體積增大,宮底上升,膈肌也隨之上升約4厘米,整個胸廓向四周擴展。妊娠晚期隨著子宮增大而腹壓增加,使膈肌活動的幅度減少,胸廓活動相應增加,即以胸式呼吸為主,以保持氣體充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