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孕期常識(1)(3 / 3)

懷孕期間孕婦有哪些心理變化

女性懷孕期的心理反應各不相同,而原有的心理狀況起著重要作用。有的女性懷孕前非常想要孩子,結果產生喜悅滿足、期盼的積極心理體驗,對身體變化和妊娠反應有較強的心理適應力,並逐漸發展出母愛之情。若女性懷孕前不想要孩子或不想現在要孩子,懷孕使生活節奏被打亂,則很容易產生心理衝突,對身體變化和妊娠反應的適應能力較低,情緒容易焦慮、煩躁。未婚先孕的女性,她們會對懷孕產生更為嚴重的消極心理反應。初次懷孕的女性更易產生緊張、不安,希望得到支持和依賴,深感身心的變化、麵臨的生活、母親角色的擔當等,一切都行從頭開始適應,因此,她們比有過懷孕經驗的女性表現出更多的心理問題。

妊娠的不同階段孕婦的心理變化為什麼不一樣

1、懷孕頭3個月:是孕婦較易產生心理波動的時期,各種懷孕征兆及反應,使樂於懷孕的女性也難總是保持心理的平靜和愉快。

2、懷孕中間的3個月:孕婦身體開始改變,此時的心理體驗與她們對懷孕的態度有關,或善或厭。

3、懷孕的後3個月:胎兒生長迅速,常蹬腿翻身,孕婦產生想像,猜測孩子的性別、長相、健康,害怕臨產、分娩。初次懷孕的女性此時為即將做母親而激動、茫然。

孕早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有沒有能力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寶?

接觸了對胎兒不利的因素,如電腦、裝修材料、藥物、不良環境、噪音、養寵物、病人,會引起胎兒畸形嗎?

意外地懷孕了,可目前還不宜養育一個寶寶,如住房或經濟條件不理想、正在忙於學習或事業發展、有出國機會等。因此,想做人流又想繼續懷孕,心裏既矛盾又煩惱,怎麼辦?

沒在最佳時機懷孕,如年齡太大、季節不好等,會不會生不出一個優秀的寶寶?

近期有過精神創傷,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嗎?

經常擔心自己在懷孕期間生病。

生孩子後,身體狀況會不會不如從前?

生了孩子後丈夫還會愛我嗎?

我有能力教育好寶寶嗎?

丈夫將為人父的興奮,超過了對我的關懷和嗬護,使我有被忽略的感覺。

怕別人看出自己懷孕,羞於出現在公共場所。

早孕期間如何轉移情緒

心裏出現擔心、緊張、抑鬱或煩悶時,去做一件高興或喜歡的事,如澆花、聽音樂、欣賞畫冊、閱讀或去郊遊。自然美感引起的情感,會使孕婦對生活的興趣提高。洗溫水浴或適度做家務活,也會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孕婦的不良情緒。也可把自己的煩惱向密友傾訴,或寫信、寫日記。這種做法,能非常有效地調整孕婦的情緒。必要時,可找心理醫生進行谘詢及疏導。

孕婦不應把自己封閉在家裏,而應結交情緒積極樂觀的朋友,充分享受與他們在一起的快樂,讓他們的良好情緒感染自己。

換一個發型,買一件新衣服,裝點一下房間,都會給孕婦帶來一種新鮮感,從而改變沮喪的心情。

減輕孕吐,孕吐反應會使孕婦煩惱、沮喪,因此,要積極減輕症狀。早晨可先吃一些餅幹或點心,半小時後再起床。無論嘔吐輕重,都不要不吃東西。多吃清淡可口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甜食,以少量多餐為好,做深呼吸也可以緩解嘔吐。

孕中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認為自己在這個時期很穩定,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不一定非去醫院檢查了。為了確保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平安,最好少活動,就連家務活都不敢插手了。丈夫、家人和朋友一直過度嗬護,孕婦的心理依賴性增強了。雖然距分娩時間還有一段時間,但孕婦已開始感到有壓力了。

孕中期一定要定時體檢,不可在心理上過分放鬆。因為孕中期也可能會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貧血等症狀,因此,一定要按時到醫院接受檢查。

積極活動,適當地活動、做一些用力平緩的家務、正常上班,可增強孕婦的肌肉力量,對日後分娩有一定幫助,可振奮精神,對於保持穩定、健康的心理狀態大有益處。

作產前準備,對分娩隱約產生恐懼時,學習一些分娩知識,並和家人一起為未出世的寶寶準備一些必需品。這樣,會使孕婦心情好轉,對分娩從恐懼逐漸變為急切的盼望。

避免不良刺激,應避免讓孕婦聽到胎兒畸形、損傷及死亡的事情,避免對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孕晚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能不能順利通過分娩關?

生孩子時會不會出現生命危險?

會不會早產?

生孩子時會不會疼痛難忍?

孩子生出來會不會不健康?

孩子是不是漂亮、聰明?

是男孩還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