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1 / 3)

便一架接著一架被打成了火球。

海麵上,薩司令端著望遠鏡,遙望岸邊不斷騰起的濃煙,舉起左手,旗艦上的信號發出,能給進攻部隊造成威脅的火力點,再遭炮火洗禮……

從搶灘登陸,再到逐步推進,戰鬥一直在持續,熊本師團和久留米師團的抵抗十分頑強,尤其是熊本師團,與仙台師團並稱為日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兩支勁旅,曆史上,濟南大屠殺,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的元凶,但凡是對日軍侵華曆史有所了解的,都會知道第六師團和穀壽夫的大名。

在抗戰中,無論是哪支華夏部隊,遇上第六師團,全都是拚命的打法。就算武器低劣,就算沒了子彈,撲上去咬,也要咬下敵人的一塊肉來。

老子不要命,也要留下你一條命!

如今,十多年後的大屠殺還沒有發生,這支在侵華中罪行累累的獸軍,卻行將末路。

九州島的戰況不斷傳回,樓少帥並沒有隨軍開拔,卻在大帥府內擺出沙盤,和北六省內諸多高級將官一同對戰場進行推演。

這次是以聯合政府的名義派兵,而不是幾省軍閥的單獨行動,從參加歐戰時起,軍隊屬於國家這一概念,便從上層向下潛移默化。

李謹言也在關注戰場上的情況,比起占領九州島,他更希望華夏軍隊能把第六師團和還沒上位的穀壽夫一起滅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國十一年,公曆1920年2月15日,鄭懷恩一行抵達京城。在同樓大總統,司馬君及宋舟三人見麵之後後,鄭懷恩又於17日啟程南下,目的地卻並不是上海,而是廣州。

鄭夫人接到京城發來的電報,歎了口氣,無奈丈夫主意已定,又特意在電報中叮囑事情一定要保密,便是對兩個兒子,鄭夫人也沒露出半點口風。

2月18日,華夏軍隊攻占鹿兒島,同後續部隊會合後,分兩路向熊本和宮崎挺進。此時,登陸九州島的華夏軍隊已達到兩個師近兩萬五千人,坦克,裝甲車和火炮也陸續加入進攻序列。

崎嶇的山路並不好走,麵對密林,兵哥們采用了和美國大兵進攻阿爾貢森林時一樣的辦法,大炮開路。

轟一片,走一段。走一段,再轟一片。

上峰有令,穩紮穩打,切勿冒進。

兵哥們不急,看哪不順眼,先轟一炮再說。

這種進軍方式相當奏效,讓試圖依靠山區和密林伏擊華夏軍隊的熊本師團計劃落空。部分矬子隱藏得太好,偽裝得太逼真,直接被大炮當做障礙物一起轟了。兵哥們是當真沒看到有人,還是另有原因……反正都是敵人,用槍打,用炮轟,有區別嗎?

小池中將接到報告,氣得臉色發青。

有沒有這麼打仗的?欺負人也沒有這樣的,簡直是太不講理了!

由於日本隻是對德宣戰,並未真正向歐洲派遣軍隊,理所當然不會知道,在歐洲戰場上,比這更不講理的陣仗比比皆是。記者刊登新聞,協約國和同盟國對外宣布戰果,也不會具體到他們在進攻中用了多少發炮彈,消耗多少噸炸藥。

隻有親臨戰場,才能知道戰爭的殘酷,也隻有親眼見證歐戰,才會知道華夏軍隊的確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進攻和防守的過程中,第六師團的部分軍官意識到,華夏軍隊很可能提前“勘察”過熊本的地形,要麼就是有詳細的地圖,否則,他們不會如此遊刃有餘。

意識到這一點的人,當即叫了一聲糟糕,如果猜測屬實,第六師團絕對有大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