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姐說哪裏話?大姐姐和沈公子本就是天作之合,原也就沒我什麼事,萬勿將我與沈公子扯到一起,傳出去沒得辱了咱們伯府的名聲。”冉凝把伯府扯出來,也是想讓冉姌適可而止。
聽了她這話,趙氏和冉筱的臉色也好了許多。
“凝兒說的對,二姑娘莫要多想,讓人聽到實在不妥。沈家中意筱兒也是筱兒的福氣,莫要因這也些莫須有的事壞了福分。”趙氏說道。
冉凝沒說話。冉筱偷偷白了趙氏一眼,也沒再說什麼。但她心裏是一點兒也瞧不起趙氏的,在她看來冉筱就是麻雀變鳳凰,她要等著看冉筱這隻“鳳凰”落了毛,不如雞的樣子。
等冉筱收拾妥當,沈家迎親的隊伍也到了。趙氏給她喂了上轎飯,蓋上紅蓋頭,由喜娘和丫鬟扶著出了門。
按理說新娘出門子是應由兄長背上花轎的。但冉覓身虛體胖,從冉筱閨房到門口距離也不短,萬一冉覓走一半走不動了,再把冉筱摔了,那可就丟了大人了,還不如讓冉筱自己走。
大門口,冉筱向家中拜別,然後上了花轎。按北鑫的規矩,新郎是要跟著迎親隊一起過來的。冉筱上轎後,沈璉對萬平伯說了些讓他們安心的話,這才翻身上馬,準備回沈府。
鞭炮聲響起,在煙霧繚繞中,沈璉回頭看了一眼冉凝所站的位置,冉凝並沒有看他,沈璉眼裏泛出一抹失望,由小廝牽著馬,離開了萬平伯府。
萬平伯府給冉筱準備了四十八抬嫁妝,原本伯門庶女有二十四抬足矣,但奈何趙氏和趙家都覺得少,趙家給添了不少,趙氏又對萬平伯軟磨硬泡,說盡了好話,生生把嫁妝弄到了四十八抬,與一般府中的嫡出小姐無異。
冉筱離開後,伯府也開席了。穿得喜慶的丫鬟們手腳麻利的往各桌送酒菜,大家輪番恭喜萬平伯。女眷們的餐桌與外麵隻隔了一架屏風,外麵的熱鬧聽得一清二楚。俞氏在內席招待女眷,萬平伯在外席招待賓客,趙氏雖然也想以新娘母親的身份長長臉,但奈何她隻是個妾室,出麵招待於禮不合。
席間幾個夫人不斷打量著冉姌和冉凝,不過聽說冉凝已經入禮樂司後,便將目光都轉到了冉姌身上。冉姌也表現得很得體,即使衣服顏色有些惹眼,但考慮到萬平伯府下一個出嫁的女兒必然是她,也就沒人過於在意這點了,最多是覺得她太過愛顯罷了。
冉筱成親,俞氏作為當家主母,冉筱名義上的母親,娘家那邊也是肯定要來人的,隻不過冉筱是庶女,俞氏的父親是工部尚書,兄長是太常寺少卿,都不適合過來,所以隻派了侄子俞放過來,也算是給了麵子。
俞放作為晚輩,自然要來和俞氏打招呼,雖說是外男,卻是冉姌的表哥,也算是冉凝名義上的表哥,所以並沒有什麼需要避諱的。
俞放進來敬酒,順便送了俞府帶來的禮物給俞氏。
冉凝跟俞放接觸不多,也就沒特地起身打招呼。俞放今日穿了一身青色的錦袍,即使樣貌不算出眾,卻也有種風流倜儻的味道。冉凝不經意地瞥了俞放的衣著一眼,俞放腰間掛著的那枚玉佩突然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冉凝手指一僵,整個人都跟著有些發懵,腦子一陣混亂——這塊玉佩不正是她一直想不起來在哪見過的那塊疑凶身上的玉佩嗎?
——如果她所見無誤,那這件事到底要如何去說?又要如何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