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聽曲
冉凝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是在冉筱大婚的日子看到了這塊熟悉的玉佩。那塊玉佩是俞家之物,俞氏原本有一塊,後來給了冉姌。但因為玉質罕見,怕弄壞了,所以冉姌隻有再每年過年回跟俞氏回俞家時才會取來戴上。聽冉姌說俞家每個嫡出孩子手裏都有這麼一塊海棠圖案的玉佩,也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冉凝見過幾次,故而有些印象,但由於見過的次數也不多,所以當時隻一時覺得熟悉,並沒有想起來到底是在哪兒見過。而俞家這塊海棠玉的雕刻也很有特點,聽說是一位頗有名望的老師父設計雕刻的,別人很難模仿,樣式也算獨樹一幟。
有這塊玉佩的人不多也不少,俞家老爺子、俞氏的兄長、俞放和冉姌,就連冉覓都是沒有的。如果有這塊玉佩的人就是殺害芝兒的凶手,那冉凝覺得那名歹人十有八-九是俞放。首先俞老爺子身手不可能那般矯健,畢竟是有了些年歲的人。而俞氏的兄長體態偏胖,跑起來也不會那麼快,冉姌就更不可能了,別說冉姌沒那個膽子,就算有也沒那個時間,那天冉姌偷偷跑去看俞氏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最有可能的隻能是俞放,但冉凝並沒有其他證據,並不易輕舉妄動,還是要想辦法找出確鑿的證據才行,畢竟她說看到俞家的玉佩也會被說是一麵之詞,況且她身為庶女,要指認嫡母的侄子並不容易,這就像是子不言父過是一個道理,無論最後結果如何,她都落不下什麼好名聲,所謂大義滅親,也得看滅得是什麼親。
將杯中冰過的果酒一口喝完,冉凝迫使自己冷靜一些。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她不會包庇,但也不會魯莽。
冉凝剛冷靜了一點,前麵就來人傳話,說宮裏來人了。所有人都是一愣,趙家即使倍沐皇恩,也不會惠及冉筱,所以宮裏次時來人,倒讓人有些摸不透了。
萬平伯趕緊叫了俞氏,一起迎了出去,冉覓、冉姌和冉凝也跟了上去。
管家將人帶進門,冉凝一看居然是吉祿。吉祿向萬平伯行禮後,高聲道:“賢貴妃娘娘讓奴才來請冉琴師進宮一趟。”
“吉公公,不知貴妃娘娘召凝兒所為何事?”萬平伯忙問。
“這個奴才就不知了。”吉祿笑道。
冉凝也沒多猶豫,娘娘召見,她根本沒有不去的理由,便對吉祿道:“公公稍後,我換身衣服就隨你進宮。”
“好,那奴才便在這兒侯著了。”吉祿說。
冉凝跟萬平伯及俞氏說了一聲,就帶著碧竹回房更衣了。
在座的誰不知道賢貴妃是皇上最寵愛之人,宮中除了皇上、皇後,就數她說話最有力度,皇上對她十分寵幸,能得她召見,可是上上榮寵。
萬平伯心裏也有些打鼓,他與賢貴妃素來無接觸,冉凝即便在宮中,也基本見不到貴妃娘娘這樣身份貴重的人,何德能得她召見?
沒等萬平伯想明白,冉凝便更完衣出來了。宮裏是指了轎子來抬她的,倒也不必萬平伯府操心了。
冉凝也沒多什麼,就跟著吉祿一起離開了。滿府的安靜直到冉凝離開才恢複熱鬧,賓客們都在小聲討論著賢貴妃招冉凝進宮的意圖,那些原本更看重冉姌的夫人們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冉凝,隻是誰也猜不出那位貴妃娘娘究竟是何意。
入宮後,吉祿就直接帶冉凝去了賢貴妃的瑤華宮。賢貴妃已經在宮中等她了,宮人也沒通傳,應賢貴妃的意思直接帶冉凝走了進去。
“臣女禮樂司樂師冉凝參見賢貴妃娘娘,娘娘萬安萬福。”冉凝向賢貴妃行了大禮,同時也隱隱地聞到了與那個鍾公子身上一樣的香味,不過想到鍾公子是賢貴妃的晚輩,這種香味可能是鍾府命人所製,在賢貴妃這聞到也不足為奇。
“起來吧,賜座。”賢貴妃抬了下芊芊玉手,聲音很是親切。
“謝娘娘。”冉凝起身,坐到宮女搬來的繡墩上,低眉頷首,沒有直視賢貴妃,以免衝撞了貴人。
賢貴妃並不是宮裏最漂亮的女人,但卻是最得聖心的女人。賢貴妃是才女,古詞詩書信手拈來,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氣質高貴雍容,行事周到果斷,曾助身體抱恙的皇後打理六宮事,但皇後娘娘病愈後,她便主動將六宮之權交回皇後手中,毫不戀權,讓皇上對她更是百般寵愛,不知看紅多少嬪妃的眼。
聽聞皇上在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對賢貴妃一見鍾情,但奈何那時皇上已經取了王妃,就是當今皇後。好在賢貴妃並不介意,皇上向先皇請旨,納了她為側妃。待皇上登基,便直接封了她為賢貴妃。賢貴妃生有一子一女,五公主今年十九,六皇子十七,均未成親,皇上十分注重這一子一女的婚事,所以不是萬裏挑一的,恐怕很難入皇上的眼。
賢貴妃在後宮得寵,她的娘家在前朝也十分得皇上信任。鍾家是武將世家,世代驍勇,賢貴妃的父親獲封鎮北侯,兄長為威騎大將軍,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難得出了賢貴妃這個才女,家中對她也是十分疼愛,不求富貴,但求順遂。就憑著這樣的家世和皇上的寵愛,連皇後都要讓她三分,不過賢貴妃對後宮嬪妃向來謙和,別人就是想挑她的錯處都很難。
賢貴妃打量了冉凝一番,開口問道:“你今日沐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