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奏(2 / 2)

生辰宴在湖心的葳蕤亭舉行,葳蕤亭很大,因為是在湖中,不僅景致優美,而且十分涼快,適合這樣的夏季。

這次宴會除了賢貴妃娘娘、皇上跟各宮嬪妃外,還請了幾個賢貴妃十分喜愛的晚輩,這是皇上應允的。不過這些都與冉凝無關,她除了在演奏《如意》時被允許入亭外,其他時候都在亭外候著。

酒菜流水一般的送入亭內,亭內的樂聲遮蓋了說話聲,不過有皇上在,氣氛想必不會差。

冉凝就這樣安靜地在外麵等了一個時辰,看著表演樂曲、舞蹈的男子和女子們從庭內出來,有的低著頭往回走,臉上沒什麼表情,有的則麵帶笑意,卻又不敢表現得太明顯,這樣的表情冉凝猜大概是得了賞的吧。

“三姑娘。”在裏麵伺候的常公公不知何時出來了,走到冉凝麵前也沒喚她冉樂師。

“常公公。”冉凝向他行了半禮。

“三姑娘在宮中可還習慣?”常公公聲音不大,隻足夠他們兩人聽清。不過也正是因為別人聽不到他們說什麼,心裏的猜測才會更多。

“是,多謝公公照拂。”冉凝明白,如果不是常公公派吉祿過來看她,即使她的琴技得到認可,日子也未必會這麼輕鬆。

“三姑娘客氣,老伯爺在時,對我照拂頗多。老伯爺生前最看重的就是三姑娘,如今三姑娘入宮,我自然是要照拂一二的。”常公公感慨似的說道。

常公公用了“我”,而不是“老奴”之類的自稱,冉凝明白這並不是對她不尊重,相反是比尊重更重要的東西,是看在她祖的麵子上,拿她當自己的晚輩了。

“多謝公公。”冉凝微笑道。

話音剛落,吉祿就來通知,說差不多輪到冉凝了。

常公公也沒再多說,吩咐吉祿幫冉凝抬琴,便回了葳蕤亭,等候皇上吩咐。

箏在亭中放好,冉凝進亭內,目不斜視,坐到琴凳上垂目深吸了一口氣,一股熟悉的味道進入鼻尖,讓冉凝一愣,這種特別的味道她還記得,正是那日遇到命案後,送她回去的那輛馬車上的味道,確切的說應該是那位公子身上的味道。

這種味道似乎加速了冉凝的沉靜,冉凝將心思放回箏上,抬手用吟、揉的手法彈出輕緩的樂曲。

此時亭外禮樂司的人都豎起了耳朵,應冉凝的要求,這支《如意》曲並沒有加任何伴音,完全由冉凝獨立完成,究竟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現在誰也不清楚。但禮樂司在場的都是懂曲之人,冉凝彈出了第一段就讓完全他們放了心。

冉凝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箏上,她的箏音也更適合這個曲子,鼻尖縈繞的味道讓她更容易進入曲子所要表達的意境中,越彈越舒服。

如果說鄒樂師的《如意》彈出的是女兒家嫁人後如意順遂、幸福愉快的生活,那冉凝彈出的就是家國天下太平盛世後,人人如意的知足和驕傲。

同一隻曲子,不同的琴師可以彈出不同的味道,聽者也會聽出不同的意境,這正是曲的美妙之處。

中間部分的雙手配合,快速彈奏,節奏歡快細膩,讓人百聽不厭。搖指部分流暢連貫,完全是一種享受。

曲子在緊湊的音階中戛然而止,讓人意尤未盡,許久方能回神。

“好。”皇帝笑著拍手,大聲道:“賞!”

這讓禮樂司的所有人都鬆了口氣,也讓在座的眾人回過神來。

“謝皇上。”冉凝神色平靜地謝恩,然後躬身後退準備離開。在轉身時,不經意對上一對狹長的眼睛,讓冉凝有一瞬間的心驚,但並未失態,自然地退了出去。冉凝並不知道對方是誰,但她從未見過如此俊美的男子,一時倒的確有些失神了。男子一身文人打扮,但氣質卻盡顯淩厲霸道,甚至帶著一絲邪氣。狹長的眼睛帶著似乎能看透一切的深邃,鼻梁高挺,嘴唇微薄,五官頗為精致,可謂靡顏之姿,想讓人不為此失神都難。而坐在男子身邊的都沐一,冉凝也看到了,隻是場合不便,不誼多說。

冉凝離開後,都沐一碰了碰身邊的男子,笑道:“這京城第一琴師的稱號果然不假。”

男子沒說什麼,在新一輪曲子響起後,起身離開坐位。坐在皇帝身邊雍容華貴的賢貴妃看著男子離開的背影,又看了看剛才冉凝離開的方向,露出慈愛又有些許了然和深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