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爺爺的秘密(下)(3 / 3)

樹林裏的雪不如雪原裏的深厚,也有了動物的腳印,我沒去留心那些。我一口氣向北快速行動。我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給抓我的人一種錯覺,就是我逃錯了方向。他們也就可能犯錯:一是依舊留在原來認為我必走的路線上堵截我,二是尾隨追我。這兩種之中我比較擔心他們追我,因為在雪的世界裏,真的不容易做到隱蔽藏身。

我沒有停下來觀察,其實在那槍聲之後,我想的就是快點兒回去,我不想配合江山爺爺玩兒這種遊戲。

我又向北行動了20分鍾,那時太陽已經映亮了這片森林,它在森林的東邊出現了,陽光在雪野裏反光,我看到的是一串串五顏六色的幻彩。說真的,這種環境真是挺美的,就是太冷了。

我停下來觀察環境,我沒有發現……就連可以想象到的動物都沒有看到。這是寂靜的森林雪野。

我想好了方向就行動了。在34分鍾之後,我看到了一條平整些的雪溝,我下到雪溝裏,是用滑行的動作。我用腳在雪溝下翻開雪,我看到了冰。沒錯了,這就是我找尋的出逃之路。因為這是條在夏天流動的河,隻要我順著河走下去,就能走出這片森林。得了,快點兒回去吧。

而且我在此刻感覺到我很開心,因為我的大腦充滿了活力。我的那種忘事、大腦變得慢悠悠的“病”已經好轉,或者說正在好轉。

我順河道向西而下,河道並不都是平整的直行的,它很麻煩,總是順地勢而變化。我走著,老天,我的前麵出現了一道山崖,河道在山崖的縫隙裏形成了一道光閃閃的堅冰瀑布。

我觀察了一下,我沒有工具是無法順山崖而下的,如果我選擇繞行,那麼不知可以繞出去多遠。這就是森林原野裏出現的常見的絕地。

我站在山崖上觀察,也在喘息。不可否認的是我的體力有些差勁兒了。因為在家裏的這二十多天裏,我沒有過訓練,一次都沒有過。因為我從回到家裏之後,在我心裏總有個暗示的聲音在告訴我,我即將不再是軍人了。這就是我被告知我的“病”無法根治以及可能的後果。我記得回家前曾被姚怡政委叫去進行了一次“輕鬆有趣”的談話,我被告知放大假了,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幾時可以回來聽通知,反正三四個月之內不會有通知的。姚怡政委和我從談話開始就是笑,一直到我起身敬禮離開轉身的那一刻,她突然轉過臉去,那是她哭了。我也就知道我可能不能再回到TX部隊了。那個暗示從那時起就在我的腦海裏生根了。

其實我的發病被部隊重視是因為“海島戰”回來之後的行動報告,因為我一連十幾天都無法寫出完整的那次的行動報告。這沒什麼,我叫上了鼠兔幫我完成那份報告。可是接下來的一次演習被我搞砸了。我帶我的D分隊去了演習地點的背麵,這是個完全的錯誤,就是我把演習的位置走反了。這樣我的那個“病”就暴露了。十幾次檢查下來,我就被放大假了。在我離開部隊時……當然我被放大假的真正原因我的隊友們是不知道的。對於我帶他們把演習地點走反了的這件事,他們的說法是我故意的,我是用這種方式在抗議那些沒有實際作用的演習……我走時去看了馬龍代理部隊長,這家夥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辦公室裏握著一瓶茅台酒幹喝呢。我叫開門進去時看見他正把酒藏起來,可是酒味是藏不住的,而且他的眼睛都是紅的……

我在腦海裏回想了這些事,我對著山崖歎口氣,我的記憶真的恢複了。可是我的傷感也生出來了,因為我進而想到,部隊是個特殊的集體,是不會白養沒用的軍人的……我又歎口氣,我想到了如何去到山崖下麵的河道裏的方法了,就是跳下去,跳到下麵那棵河邊的大傘形狀的大鬆樹上去,然後順著鬆樹下到河麵的雪地上。這是個冒險的行動,而我還這樣假設了一下,假如我跳下去因此受傷了也好,我也就真正沒有了回到部隊的必要了……我向後退幾步,我啟動,瞄著大鬆樹的大傘形狀的樹冠飛身而下,這種落差在15米左右,我落在了鬆樹的樹冠上,我的身體砸穿了樹冠的同時,我的雙手也抓住了鬆樹橫向而去的一根大樹枝,我掛在了樹冠上。我感覺沒有受傷,我贏了。我可以用一種和原來稍有不同的姿態等著回到TX部隊了。這就是我決定從山崖上跳下來的真正的想法。

我在大樹冠上掛著等了一會兒,等被我震落的積雪稍停,我才順著樹身下到了雪地上。這樣我才看清那麵山崖其實不是很陡峭的,而是不規則階梯形狀走向的。我那時當然不知道,那條河道在夏天時是一條可以用單乘或雙乘皮劃艇漂流的河道……

山崖下麵河道的兩邊生長著比較矮的鬆樹,也比較稀疏,每棵樹的樹冠上都頂著厚厚的積雪,分外好看。在這種環境下積雪也就比較厚,每一腳下去都沒過了我的鞋子。

我還是選擇在河道裏行走,行動變得輕鬆了,也有心情觀看景觀了。我順河道走了也就三十多米,突然看到在河道邊上的矮樹叢裏停了一輛紅色的越野車,看外觀我知道那是輛牧馬人吉普車,是雙門版的。我不能算是完全的警覺,我的第六感居然回來了,我往左邊看,那裏的樹下有一個鏡頭正對著我。

我抬手做手勢叫那個鏡頭不要拍我的照片。隨後那裏站起個身穿綠色戶外防雪冬裝的人,他也抬手對我做了個歡迎的手勢。在那個人身邊的樹下,又有一個個頭稍矮的也穿綠色戶外冬裝、全身遮得嚴嚴的人站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一對戶外活動的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