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校園場所禮儀(2 / 3)

二、進辦公室的禮儀

我國宋代有位學者叫楊時。一天,他和另一位學者遊酢冒著嚴寒同去向老師程頤求教。到了那裏,見老師坐在堂上睡著了。為了不打擾老師,他們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著。過了很久,老師醒來看見楊時、遊酢正靜悄悄畢恭畢敬地侍立在外麵,連忙說:“你們二位有什麼事?快請進來吧。”老師醒了並請他們了,他們才進門。此時,門外漫天大雪,地上積雪已有一尺多厚,楊時、遊酢全身都白了。從此,“程門立雪”就成為尊敬老師的一個故事而流傳了下來。

由此可見,在征得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教師居所或辦公室,這也是我國民族傳統的尊師禮儀之一。今天和古代相比,學科更加複雜,學校範圍更大,老師人數也更多了。一間教師辦公室裏往往有幾位甚至十幾位老師同室辦公。它是老師們靜心工作的地方,隨便進出和打擾老師顯然是不禮貌的行為。再說,老師在辦公室裏要處理的事情麵也很廣,可能在看書,在批改作業,在研究教材,在和家長或學生談心,在擬測驗和考試卷,也可能是在閱信或寫信。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學生貿然闖進教師的辦公室,不僅有失禮貌,而且可能影響甚至妨礙好幾位老師的工作。因此,學生進入教師辦公室必須敲門,或喊報告,要事先征得老師同意後方能進入。

老師的辦公桌上和抽屜有許多東西:教科書,參考書,備課本,教學摘記,學生作業本,考試卷,學生的成績記錄,還有老師的信件、日記、錢和其他物件。雖然東西很多,但安放時一般都是有次序的。如果這種次序被學生弄亂了,要用的東西找不到,就會使老師心裏著急,工作受到影響。像這樣的事,學校裏常有發生。造成的後果雖然輕重不一,而究其原因,卻全是因學生亂翻老師東西所造成的,可見其教訓也是很多的。

另外,老師的有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密的。例如:未啟用的試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摘記,不公開的學生成績等。若被亂翻而造成泄密,更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還有,老師有一些純屬私人的東西,像信件、日記、錢物之類,那就更不能亂翻了。學生亂翻老師的東西,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不禮貌,也是對自身的思想品德不愛護的行為。所以,對老師的東西,學生是不能亂翻的。

學生在教師辦公室不宜逗留過久,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麵:

(一)老師工作很忙,每天要備課,要批改學生的作業,要找同學談心,不僅自己要學習,還要和其他老師研究教學工作。很多老師,白天時間不夠用,還得把一疊疊學生作業本帶回家,在處理好家務之後再工作。如果學生在辦公室內逗留久了,就會耽誤老師的更多時間。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能不在辦公室久留,無異是學生對老師的關心和愛護。

(二)由於工作頭緒多而且繁忙,多數老師的時間安排都是有計劃的,而且排得很緊。如果學生在辦公室逗留久了,就會打亂老師的時間安排。

(三)現在,教師的辦公室多數是好幾個人合用的。如果學生在辦公室逗留時間過久,往往還會影響其他老師的工作。

總之,教師辦公室是老師工作和休息的安靜環境,學生在那裏逗留過久是不適宜的。

(四)作為對老師的尊重,學生在向老師告別時,應遵循一定的禮儀:

1.如果老師話已講完,學生向老師請教的問題已得到解決,學生應向老師表明對所問的問題已經理解,並向老師道謝。若是坐著談的,應起立把凳子放回原處,而後向老師微微鞠躬和道聲“再見”,然後離去。若老師起立目送學生,學生應請老師坐下。若老師舉步要送學生出辦公室,學生應請老師留步。學生切不可事一完就自顧自奔跑出辦公室。

2.若是老師找學生談心,談心已結束,學生應向老師表示:“明白了”、“理解了”或“想通了”。然後問老師:“可以走了嗎?”當老師同意了,學生可再照(1.)所述的禮儀離去。

3.若老師所講的問題,學生尚不理解,或還有不同看法,或問題才講到一半,上課的預備鈴已響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應與老師約定繼續談話的時間,然後照(1.)所述的禮儀離去。

三、家訪的禮儀

家庭訪問,是教師經常進行的工作,尤其是中小學,更是如此。在作家庭訪問時,如果家長、學生和教師相互間不注意禮儀,往往會造成某些誤會,甚至會影響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關係。所以,對此決不可掉以輕心。下麵扼要說說在進行家庭訪問時,家長、學生和教師各自應該注意哪些禮儀。

(一)家長應注意的禮儀:

1.如果發現老師來了,首先要熱情招呼。無論男女老師,一般都可隨自己子女的稱呼,如某老師某先生等。若手上正好有事或正在於家務,應盡快暫停起立迎接老師。

2.要請老師進屋。居住條件較好的,可把老師請進便於交談無幹擾的雅室。居住條件差的,也要選個便於交談的地方。把凳子先擦一下,然後請老師坐。如室內人員較多或較雜,要盡量請他們暫避。

3.給老師端茶時,要用雙手捧上(學生端茶也一樣)。

4.要主動而真實地向老師反映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5.如有需要,也可請老師扼要介紹學生在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