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人才不一定會說話,但會說話的人必定是人才”。會說話的人都是受歡迎的人,是能開啟成功之門的人,是會創造價值的人,是會駕馭生活的人。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唐朝魏征直言善諫,太宗才樂於納諫。晏子因會說話,出使楚國才不辱使命,自己也免受羞辱,成就了外交家的風範。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朋友的關注、幫助和肯定,都希望聽到別人說的“漂亮話”,就是以善意的出發點,對對方的方行或品德方麵進行讚揚,而且話語到位,切中肯綮,說者說得漂亮,聽者聽了也舒暢。“漂亮話”一定要說得漂亮。但是如果“漂亮話”說得不漂亮,就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你是一個虛偽的人,結果就會有違初衷。那麼,怎樣才能將“漂亮話”說得漂亮呢?
(1)真誠有禮,不亂恭維。隻有用真誠關切的心去說話,才會使話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假如你口無遮攔,胡亂恭維,則會讓人覺得你的話很輕浮,人太虛偽,從而產生誠信危機。
(2)融入氛圍,適時而說。即使有心誇讚別人,說“漂亮話”,也要注意當時的氛圍,適時而說,不要說過場話、空話。若你與大家說話的氛圍格格不入,或者不擇時機,說一些讓人聽後不能接受的話,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
(3)時刻不忘目標。
卡耐基認為,在演講和口才訓練中,受訓者首先必須將自己投入未來的形象中,然後努力使其成為現實。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自信與流暢的說話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於我們獲得社交上的成功,它為我們的美好未來鋪路。“國家現金注冊公司”理事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艾林先生曾在《演說季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演說與領導在事業上的關係》的文章,他指出:“幹我們商業這行的曆史中,不少人是借著講壇上的傑出表現而蒙器重的。許多年前,有位青年,當時是堪薩斯州一處小分行的主管,在做了一場精彩無比的講演之後,今天已是我們的副總裁,掌管業務。”
你可以想象一下,當自己信心十足,起身與聽眾共享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時能夠得到滿足和舒暢。有個畢業生說:“開始說話前兩分鍾我寧可挨鞭子,就是開不了口;可是說到臨結束前兩分鍾時,我又寧可吃槍子兒也不願停下來。”哈佛大學最傑出的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寫下六句話。很可能對你一生發生深遠的影響。這六句話,是阿裏巴巴勇探寶穴的開門口決:“倘若你對某項結果足夠關心,你自然一定會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會做好。若你期望致富,你便會致富。若是你想博學,你就會博學。隻有那樣,你才會真正地期盼這些事情,並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會費許多心神再去胡思亂想其它不相幹的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