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好拒絕時不妨留個活話
當有人向你提出的請求不是十分緊迫時,你又不願意直接回絕,這個時候可以采取緩一緩的辦法。如“我們研究研究”、“我了解一下”、“讓我再想一想”,如實在辦不到,可過一段時間再通知第三者轉告或以書信等形式,講明難以辦到的情況。
當然若是重大原則問題,或拉關係走後門之類的事情,應該旗幟鮮明。
雖然說拒絕與接受要明白地傳達給對方,但是也絕不是毫無顧慮地表示出來。畢竟人都是有情感的動力的,強硬的語氣隻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甚至會招來對方的怨恨。
對別人的要求要洗耳恭聽,對自己不能答應的事要表示抱歉。體諒對方拚命工作的苦心……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應思考的。尤其當要求的對方是上級時,說話更要留餘地。
當有人向你提出請求時,如果你感到自己可以做到,那麼就答應別人,但如果你感到這個請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那麼你可以立馬給予回絕:“不行,這個忙我幫不了。”但是你如果用延時法來說:“喂,我來想想辦法,是不是能辦成我一定盡快給你一個回音,你看怎麼樣?”如果你過一兩天再打電話表示無能為力,那至少你不是“一口回絕”,你是已經盡心盡力了。有時候,被拒絕的人耿耿於懷的不是別人不肯伸出援手來幫自己一把,而是別人拒絕自己時所持有的一種太太,或是官腔十足,或是盛氣淩人,或是漫不經心。倘若別人已經竭盡所能,那麼即使事情最終沒有結果,也不至於惹來抱怨,甚至因此結下仇恨。
有時,在直接拒絕時也可使用“延時”法。
郭小華想觀摩一位特級教師上課,那位教師顯然出於謙遜婉言謝絕,他說:“行啊,說開課就開課。不過這課要開得成功,開得學生、老師都滿意,還得符合教改精神,得讓我好好考慮考慮教學方案。看來你得給我一年時間。這365日我得天天想,多痛苦啊!”
這位教師沒有直接拒絕郭小華的請求,這是因為他考慮到了郭小華的感情與尊嚴。他采用了延時法來拒絕郭小華,是用了一番心思的。本來,別人慕名來觀摩自己的課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尊重,如果直接拒絕,會使對方認為自己不識抬舉。而采用“拖延”的技巧來拒絕對方,先爽快地答應,然後把時間推到一年之後。誰都知道,準備一堂課怎麼也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因此,請求者也明白這位教師是在間接地謝絕,當然也不會勉為其難了。
人生中,你是否會遇到一些無法拒絕的人和事?或是因為親情,或者因為友情,你難以啟齒,但卻又不得不拒絕,你是否因此絞盡腦汁,徹夜難眠?怕因為一時的不小心傷了感情,所以常常硬著頭皮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不妨試試下麵這些巧妙的拒絕方法:
(1)謝絕法:對不起,謝謝,這樣做可能不合適。
(2)婉拒法:哦,是這樣,可是我還沒有想好,考慮一下再說吧。
(2)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可是你最好找對這件事更感興趣的人吧,好嗎?
(3)幽默法:啊!對不起,今天我還有事,隻好當逃兵了。
(4)無言法:運用擺手,搖頭,聳肩,皺眉,轉身等身體語言和否定的表情來表示自己拒絕的態度。
(5)緩衝法:哦,我再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想想,過幾天再決定好嗎?
(6)回避法:今天咱們先不談這個,還是說說你關心的另一件事吧……(7)嚴辭拒絕法:這可不行,我已經想好了,你不用再費口舌了!
(8)補償法:真對不起,這件事我實在愛莫能助了,不過,我可幫你做另一件事!
(9)借力法:你問問他,他可以作證,我從來幹不了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