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爭取自己的應得利益,用充足的理由征服上司很多人在“利益”麵前委首委腳,他們總是羞於向上司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其實,隻要擁有足夠的理由,我們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向上司爭取自己的利益。(2 / 2)

在工作中,有時候上司會產生偏見或作出錯誤的決定,有責任感的下屬就應該提醒一下上司。由於彼此地位職務的差異,下屬說服上司必然不同於說服部屬或是同事以及競爭對手。如果你要和你的上司爭辯,請謹記下列五個原則:

原則一:說清問題

上司和下屬經常發生劇烈的爭執,那是因為上司和下屬都不了解對方在想什麼,而一旦把這問題講開來了,爭端也就隨之消失了。雇員必須把自己的觀點講得簡單明了,以便上司可以理解。克萊爾在紐約市財政局長的手下工作多年,她很少和上司發生爭執,但是當她認為重要的事情遭到局長的否定之時,她會把自己的觀點寫在紙條上,請上司考慮。她說,這種做法有助於說明問題,而且也很有勸戒之效。

原則二:提出建議

一個上司每天日理萬機,他需要知道或是記得的東西可能超過你的想像。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醫學教授諾曼指出:“你上司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最後會常常發現你會受到上司秘書的阻攔,因為上司會對你感到厭煩。

原則三:設身處地

如果你能把自己看成是上司的好搭檔,並且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那麼你就能成功地與上司形成互動。在這其中,了解他的工作目標和其中的苦衷就顯得非常重要。

商學教授羅伯特曾經引述某家電影公司一位程序設計員和上司進行爭辯的故事,當時為了某個團體的價值問題雙方爭執的僵持不下。羅伯特說:“我就建議他們互換一下角色——以對方的立場進行爭辯。五分鍾之後他們發現自己的行為有多可笑兩個人都大笑起來,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解決之道。”

原則四:掌握分寸

上司也有自己的尊嚴,說服上司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切忌使用指責的態度,與此同時還應把握分寸,適可而止,不要逼他們表態認錯,也不宜與他們進行辯論,你要牢記一點:無論怎麼樣,你的一切都操控在上司手上。假如爭辯過火以至陷入僵局,也許會產生比原來更壞的影響。

原則五:選對時機

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們的心境不同,對否定性的意見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與上司爭辯時不能不考慮此一心理因素。

在準備對上司提出異議之前,最好先向他的秘書打聽他的心情如何。如果他的心情不佳就不應該和上司提出要求。即使無法求助於上司的秘書也要找其他竅門把握好時機。例如:上司手忙腳亂之時不要打擾他,午飯時間已到他卻仍在忙亂之中不要找他,休假前夕或渡假剛返時不要找他,以免誤觸地雷。

原則六:心平氣和

心理學家史密斯是教人如何加薪晉升的,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來勢洶洶的話,你隻會惹得上司大發雷霞。所以、勸說上司:“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不滿都一古腦兒地發泄出來,如果你讓人看起來對公司一切都消極不滿,那你的上司就會認為要讓你滿意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或許因此請你另謀高就。

總之,作為下屬的你在與上司交往時,不要打沒有把握的仗。

要求加薪,必須秉持委婉與中肯的態度,以下有幾個步驟:對於說服的管道,我認為,最佳的管道依序是麵對麵談話,打電話,實在不方便才寄電子郵件或發送簡訊。因為,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與口氣,將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衷心建議,任何成功的溝通都需要事先計畫與執行,更何況是在談加薪、談自己的事業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