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不經意的話暗示別人(1 / 1)

2、用不經意的話暗示別人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令自己左右為難的事情。處於這種境地往往會讓人感到非常尷尬,如果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尊嚴,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用不經意的話暗示別人。這樣,既不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又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王秀文家裏來了客人,坐在客廳裏一直聊,無意離去。

王秀文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屢次暗示客人,但是那位客人卻是個“執迷不悟”的人。王秀文無奈之中心生一計,對他說:“我家的菊花開得正旺,我們到園子裏去看看?”

客人欣然而起,於是王秀文陪他到花園裏觀賞菊花。看完後,王秀文趁機說:“還去坐坐嗎?”

客人看看天色,恍然大悟地說:“不了,不了,我該回家了,要不就錯過末班車了。”這種情況下,如果王秀文直接聲明自己有其他事情要做,豈不傷了感情?

會說話的人知道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可以說。委婉含蓄無疑是他們的一大“招數”。他們用委婉含蓄的話語,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又不會令朋友、聽者太過難堪。

一天,幾位青年人去拜訪某教授。不知不覺已談到深夜,教授接著其中一位青年人的話題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參加一個學術會,準備就這個問題找幾位專家一塊聊聊。”

幾位青年立刻起身告辭:“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還要出差,耽誤您休息了。”

如果遇上了一位不知情的客人,你讓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這可是件很讓人尷尬的事情。這時,你不妨采取一些巧妙的暗示。諸如看看鍾表,或者隨意地問他忙否,然後再告訴他你最近都很忙。

一般,稍微敏感點的客人,通過察言觀色,肯定就會起身告辭,但若是“執迷不悟”的客人,於此“無動於衷”,我們就可以巧妙地轉移一下地點,像王秀文那樣用一下“調虎離山”之計,這樣既維護了彼此的情感,又不至於讓自己的事情拖延,實在兩全其美。

而上述那位教授打發人的技巧,就與特定的交際場合、對象、自身的身份相稱,實現了和諧溝通。試想,如果直言“改日再談”,雖可以達到辭客的目的,但卻易置對方於尷尬的處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藹的形象。

在日常交際中,當需要批評或提醒他人而又不便直接向他提出時,便可考慮使用側麵暗示法。從側麵提出一些看似與主題無關的話題,可以用此來達到啟示、提醒、勸阻、教育他人的目的。側麵暗示要注意在話說出口之前,先開動腦筋,從正麵、反麵、側麵多角度地想一想,尋找出可以使人得到啟示的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選擇其中—種最好的,以便達到預定的交際目的。

在一家高級餐館裏,有一位顧客把餐巾係在脖子上,餐館經理對此很反感。於是,他叫來了一個女服務員說:“你要讓這位紳士懂得,在我們的餐館裏,那樣做是不允許的,但話要說得盡量委婉些。”女服務員來到那位顧客的桌旁,很有禮貌地問:“先生,您是刮胡子,還是理發?”話音一落,顧客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快取下了餐巾。

這位聰明的女服務員沒有直接指出客人有失體統之處,卻拐彎抹角地問兩件與餐館毫不相幹的事——刮胡子和理發,表麵上看來似乎是女服務員問錯了,而實際上還是通過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來提醒這位顧客,既使顧客意識到自己失禮之處,又做到了禮貌待客,不傷害他人的麵子。女服務員采用的正是側麵暗示的技巧。

有一位上司更會使用暗示的語言:他的妻子打來電話,說女兒很想晚上去看一場音樂會,而他此時卻無法抽身去買票。恰好秘書華小姐送文件過來:“小華,聽說你對音樂很內行是嗎?”“哪裏,不過是我的業餘愛好罷了。”“大明音樂廳今天晚上有一場貝多芬音樂晚會知道嗎?”“是嗎?那太好了,經理,咱倆一起去吧!”“好啊,順便多買兩張票,我讓我愛人和女兒也去湊湊熱鬧。”“好,經理,我請客!”

當然,對那些與自己比較熟悉的朋友,你可以直接地告訴他,相信他一定會諒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