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勇於成功實踐(12)(2 / 3)

一天隻有24 小時,成功的人一天也是隻有24 小時,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因為他們浪費的時間比較少,因為他們都在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因為他們都把重要的事情交給專家來處理,他們隻做自己最專長的事。

失敗的人卻一天到晚無所事事,不斷地跟別人聊天。

在拜訪顧客的時候,本來隻需要30 分鍾,他卻花了3個半小時。遇到挫折的時候,萎靡不振,甚至一個禮拜都心情不好,無法再繼續進行拜訪。

這些都是浪費時間的不良習慣,甚至有些人知道該做哪些事情,也知道現在應該做,可是還是繼續地拖延。

凡是你想到的,隻要是對的,都要立即行動,而且需要事前做好規劃。請你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把明天要做的事列出來,這樣的話,第二天早上就會有一個好的開始,好的開始的確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你能夠分析自己為什麼浪費時間,浪費在什麼地方,然後加以分析,當你了解這些缺點之後,你就會自動改善。台灣著名的哲學博士陳怡安曾經說過:“自覺是治療的開始。”當你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浪費時間,你是沒有辦法改善它的。想要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不斷地分析自己。

把浪費時間的習慣去除掉,惟有改善這些不良習慣,你的時間管理才會自動變得更好,你就會更成功。

因為,你運用時間的能力和你取得成功是成正比的。

實現行為目標

一、明確使命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一定是他的目標明確;第二個,一定是他的使命跟理念非常地清楚。

每個人在做決策遇到問題的時候,隻要回頭思考一下他的使命是什麼,就可以很快地解決他目前的困擾,然而一般人都沒有自己的使命,都沒有仔細研究過使命對人的影響。

你不妨先弄清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麼?事業上的使命是什麼?對自己經濟上的使命是什麼?對自己體能、身體的使命是什麼?

在人生最重要的領域當中,讓你自己有一個使命,你會發現自己的行為開始改變,因為你已經擁有核心思想。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經濟使命是要累積財富,在這樣的使命下,你想花錢的時候,通常你會怎麼想?你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必須要存錢。”因為你必須要累積財富。

換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人際關係的使命,是要讓彼此感受很棒,你存在這樣的理念時,當你跟別人吵架或是有爭執的時候,你會立刻修正,因為你的使命是讓別人感受很棒。

以使命為導向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能讓你突破任何的困阻,可以幫助你的生活更有價值,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你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做?

使命是需要由你自己去尋找的,曾經有人告訴我說:

“人生最大的工作,就是去找一份適當的工作;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去找出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的人生。”

當你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時候,就可以散播你的影響力來造福人類,讓更多的人跟你一樣活得很好。

二、整合資源

在未來的21 世紀當中,最重要的資源不是資金,不是土地,而是人力資源。

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有非常豐富的人力資源,他們都認識很多重要的人士;全世界最成功的人,一定有最好的關係,跟全世界最有權力、最有財富的人交往。

他們了解人是最大的資源,在企業當中,人是最大的資源,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都會告訴你,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的人做出來的。

以前“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說過:“你可以拿走我所有的資產,留下我的人才,4 年之後,我還是會成為鋼鐵大王,還是會成為世界首富。”

可見,人力資源是多麼的重要。

一般人都在運用自己的力量,沒有運用別人的力量,永遠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會少費力,你說是嗎?

不斷地整合人力資源,隨時隨地結交新的朋友,隨時隨地幫助別人,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朋友自動會來幫助你。

永遠要保持一個付出的心態,而不隻是獲得。惟有付出,才能不斷結交新朋友、真心的朋友,你要持續不斷地付出,才能得到別人的共鳴,人家才會對你認同。

當他們對你產生共鳴,當他們認同你,他們才會願意幫助你一起達成對社會有貢獻的目標。

當你對社會有貢獻的時候,宇宙法則也自然會回饋給你,無論是在精神上、物質上、心靈上或是人際關係上的滿足。

三、不斷學習

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是非常喜歡學習的,不學習的人是不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