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苦努力:精於他所幹的行業。
他想像力豐富:他不打電話先去約好,因為他知道那樣做他會被拒絕。
他敢想敢做:他不想賣給鄰居,而是去找大人物。
他有洞察力:他能投總裁對名利的喜好,所以選擇了他的正式肖像是明智的,他知道這肯定對總裁的口味。
他有進取心:做成生意後,他又請銀行總裁把他介紹給他的朋友。
他敢於另辟蹊徑:在采取行動前研究市場,認真估計第一筆生意後的事,他成功了。
還有,他不害怕去做那些“做不了的事情”。
二、廢除拖延的惡習
1.確定任務
有時,我們感覺到一項工作不重要,於是做起來拖拖拉拉。如果這項工作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是把可有可無的工作取消掉。應該從你的日程表中清除亂糟糟的東西。
2.委托他人
有時候,工作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歡做。你不願意或許與你的個性或專長有關。如果你把工作委托給一個更適合做、更樂意做的人,你和他都成了贏家。
3.全麵思考
弄清楚有什麼好處,然後行動起來。我們往往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不愉快工作有什麼好處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說,我們做這項工作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項工作。如果你有個重大目標,那你是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任務。
4.養成習慣
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工作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已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會發生變化。
三、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訂出一個目標——要有耐心地完成它,即行動要有恒心。
隻有行動有恒心的人,才能發揮潛能,才能成就偉業,才能完成目標。行動要有恒心,這是開發潛能的重要因素,諾貝爾是深諳這一點的。
可以這麼說,世界上如果有100 個人的事業獲得巨大成功,那麼,至少有100 條走向成功的不同軌跡。然而,誰能想像這樣一個人,死神在他事業的路上如影相隨,他卻矢誌不移地走向了成功。他就是家喻戶曉的諾貝爾資金的奠基人——弗萊德·諾貝爾。
1864 年9 月3 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間衝上天空,一股股火花直往上竄。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當驚恐的人們趕到現場時,隻見原來屹立在這裏的一座工廠已蕩然無存,無情的大火吞沒了一切。
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 多歲的青年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使他麵無人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弗萊德·諾貝爾。
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廠化為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五具屍體,其中一個是他正在大學讀書的活潑可愛的小弟弟,另外四人也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親密助手。五具燒得焦爛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老的父親因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麵前卻沒有動搖。
慘案發生後,警察當局立即封鎖了出事現場,並嚴禁諾貝爾恢複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困境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裝什麼貨物,而是裝滿了各種設備,一個青年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神秘的實驗。他就是在爆炸中死裏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大無畏的勇氣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實驗中,諾貝爾沒有連同他的駁船一起葬身魚腹,而是碰上了意外的機遇——他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都需要炸藥。於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持,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