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你正在和朋友一起打高爾夫球,在你的朋友於第十個球座旁揮杆的瞬間,問問他:“我想知道,當你向後揮動球杆的時候,是在吸氣還是呼氣?”如果他停下來考慮,或許就把擊球程序打亂了。他會把球打偏,甚至完全擊不中。你會從組織、團隊、家庭甚至朋友(當問及在向後揮動球杆的時候是吸氣還是呼氣)那裏受到對改變習慣的巨大抵製力量。你問及了意識的作用力,而他們不喜歡這種不適的感覺,“別說了,”他們說道,“你在激怒我。我不想考慮這個問題。”“好吧,我可以不說,但是競爭不允許我們等待。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地做。”
那麼,如果讓你自己、你的配偶、公司改變有礙於發展的舊習慣呢?可以利用想像、肯定和目標設立,把新的反應銘刻下來。隨後,當改變真正到來的時候,你就能自發地應付了。
7.認真負責
要做到認真負責、真實可信,僅靠“意願”是不行的。你不能用意誌力去征服潛意識裏的自我形象,當潛意識的意願與目前的狀態對立起來時。如此運用意誌力隻會阻礙發展,因為你不願意被迫違反意願。為什麼不索性放開意誌力、強製力和“必須”的動力呢?因為你所做的事大多並非出自意願,所以它們不是基於“想要,選擇,喜歡,愛好”的意願。
不做到認真負責,就無法真實可信。如果你做事是因為“必須”做,那麼就不會認真負責,你不會說:“結果如何,由我負責。”而實際上你會這麼說:“我希望這不該由我負責,有更適合的人選嗎?”坦白地說,我也曾這麼想過,可能你也這樣想:“希望這不該由我負責。
我很清楚每個搞糟的地方和每個犯下的錯誤。肯定有人較能勝任,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
我們選擇和決定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承擔決定的後果,這就是認真負責。有些人隻想得到權利,不願承擔責任,或者承擔了責任,但不認真。
做你想做的事,但是要為你的選擇和決定承擔後果,這就是生活。然而,擁有自由意誌不也很好嗎?這難道不比做一隻鳥、一條狗或一頭牛,隻懂滿足本能好嗎?
選擇挑戰,人生精彩!
8.為人不為
成功者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可是成功者願意,因為他渴望成功。
別人不願意操練,你就要更加注重自我操練;別人不願意練習,你就要不斷地練習;別人不願意做準備,你就多做準備;別人不願意多付出,你就多付出;別人不願意多關懷他人,你就多關懷他人。
隻要每件事多做一點,每一件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你都願意多做一點,你的成功幾率一定會提高很多。一個想成功者一定要以身作則,一定要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他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你願意做它;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你願意做它;隻要你能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不想做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為成功者。
因為,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意願。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就一番事業,隻要他堅持到底,成功者願意做失敗者不願意做的事情,你必須決定是選擇成功,或是選擇失敗,這是你自己的抉擇。要想成功,就要先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要失敗的話,做什麼都無所謂。
規劃行動路線
一、遊刃的選擇路線
當我們確立一個目標後,緊接著要做的重要工作是什麼呢?
有些人是急於直接行動,結果可能因為考慮不周,魯莽行事而無法成功,或者因為行動路線的錯誤而代價過大,影響大的成功;有些人則因為目標離現實較遠,不知從何下手,難免過於拖延徘徊,也無法成功。
目標與現實之間隔了一條河,河流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寬、有的窄,有的中間還有急流險灘或其他不測因素。要跨過你的現實與目標之間的河流,你首先必須考慮過河的方法。如果你不考慮自己是否會遊泳,不考慮河流究竟有多深,硬要憑勇氣趟過未知的深河,那非淹死不可。
其實,人們有很多辦法渡河,可以趟水,可以遊泳而過,也可以造橋而過,還可以乘船而過。如果需要和可能,乘一架飛機過去不是又快又好嗎?
所以當我們確定一個目標之後,緊接著要做的工作是製訂行動計劃,先用最好的方法過河。換句話說,應該選擇最佳的路線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