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13)(1 / 3)

每逢這個盛大的日子,人們都要求他吐露其成功秘訣,但每次他都笑而不答。直到他75 歲生日,當他的朋友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再一次提出這個要求時,他才說道:

“你們這些年對我真好。現在我該告訴你們的成功方式。你們知道,除去別的化妝品製造商所用的方式以外;我還加上了神妙的成分。”

“這種神妙的成分是什麼呢?”人們問他。

“我對婦女們的承諾隻不過是:我的化妝品會使她美麗,但是,我總是給她們以美好的希望。”

原來,神妙的成分就是希望!希望就是一個人懷著某種願望,盼望能獲得所願望的東西,並且相信他是能夠獲得它的。

一個人對自己所希望的東西能夠有意識地作出反應。而他也能下意識地對內促力起反應,當環境暗示、自我暗示或自動暗示使他發出下意識的心理力量時,內促力就能引起行動。

換句話說,激勵的因素可有各種類型和級別。

每種結果都有一定的原因。你的每個行動都是一定的原因——動機所產生的結果。

希望激勵這位化妝品製造商建立了一個有利的事業。

希望也激勵婦女們去買他的化妝品。

毫無疑問,希望也將激勵你。

二、激勵的10 種基本動機

在你的每種思想和每個自覺行為的背後,都能發現某種或某幾種相結合的動機。

分析起來,有10 種基本的動機便可導致產生所有的思想和自覺的行為。

當你為了任何一定的目的而要激勵自己或激勵別人時,你就應當清楚地了解這10 種基本動機。它們是:

1.自我保護的願望。

2.愛的情緒。

3.恐懼的情緒。

4.性的情緒。

5.死後生活的願望。

6.謀求身心自由的願望。

7.憤怒的情緒。

8.憎恨的情緒。

9.謀求被認可和自我表現的願望。

10.獲得物質財富的願望。

三、消極情緒的利和弊

毫無疑問,消極的東西通常對人是有害的。

但是,它們有時候是否也是有益的呢?

當然,消極的情緒、感情、思想和態度在使用得適當和正確的情況下,也會是有益的。

事實上,這些消極的東西也在阻止人類絕滅個人的這些消極的東西,像磁鐵的負極力量,能有效地排斥別人的消極力量。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的定律。

現在,教養、高雅和文明,像人類本身一樣,也是從原始狀態發展起來了。一個社會或環境愈是有教養、愈高雅和愈文明,個人也就愈不需要這些消極的東西了。

但是在一個消極的痛苦環境中,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就該抱著積極的心態,利用這些消極的力量,來抗拒他所麵臨的罪惡。

現在讓我們弄清楚這些消極的概念。我們不妨以憤怒、憎恨和恐懼為例來進行詳細的說明:

首先說憤怒和憎恨。

反對邪惡的正當的義憤是憤怒和仇恨的一種形式。

當一個人的祖國被敵人攻擊時,保護他的國家的願望,或者保護弱者、反抗敵人的罪惡的攻擊,以拯救人類的生命的行動,便都是良好的。必要時則用屠殺來完成這個使命。這是使用消極的情緒和感情的最壞的一種形式來達到一個極有價值的目的的例子。

在我們的社會中,一名戰士進行愛國主義的戰鬥,或者一名警察履行維護治安的職責,都是合乎道德取向的。

其次是恐懼。

當你處在新的工作和新的環境中時,你自然就會通過某些恐懼的情緒來警告你保護自己免遭潛在的危害。

你應該確信,即使是勇敢的人,當他處在新的環境中時,他也會首先經曆一種有意識的或下意識的膽怯或恐怖的感覺。

如果你發現恐懼對你是不利的,而你又具有積極的心態,你就會消除恐懼,用積極的情緒來代替不適合的消極情緒。

四、控製情緒和感情的辦法

眾所周知,人是動物界中唯一具有意識的成員,隻有我們人才能通過有意識的心理,自覺地從內部控製我們情緒,而不是受外界的影響被迫這樣做。

隻有人才能自覺地改變情緒反應的習慣。

你越是文明、有修養、有教養,你就越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和感情。把行動和理智結合起來,從而就可控製住情緒。

在這裏,我們不妨為你舉個實例,以說明這種情形。

比如說,當你有了某種不恰當的或有害的恐懼時,你肯定就能消除這種恐懼。

雖然你的情緒不一定總是能立即受到理智的支配,但你的情緒卻能立即受行為的支配。因為你能用理智確定不必要的消極情緒,從而激勵你行動起來,並用你積極的感情代替恐懼。

要做到這一點,一個有效的辦法是使用自我暗示,也就是使用自我命令,說出一句能表達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