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12)(2 / 3)

憤怒時,最重要的是使前進的“氣”獲得適當的引導,以免積壓,最後一發不可收拾。要製住一種機器時,要能夠利用“氣”,而且要用得不動聲色,極有效力。倘若有時“氣”太多,機器跟不上,則不得不用一種安全塞,把氣關住。

有時,人的情感一旦無意識而又瘋狂地爆發,這是因為他們隻知壓製心中的怒氣,而不知準備一種關閉的活塞。但諸如喊叫、扯頭發、丟盤子、用力關門等等,都不是好的活塞,因為這樣做將使你內心難以忍受的一麵赤裸裸地顯現出來,不但會引起他人注意和嘲笑,還將使你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痕。

前麵所講的馬琴力總統在憤怒者麵前,有一種安靜自製的態度,這就便是一種無害的安全活塞。

心平氣和的人並不是都不發怒的,他們把憤怒發泄到了有益的地方。同時,當憤怒太過度時,用一種安全活塞加以製止。

兩百餘年前,英國大詩人德萊登便把一句拉丁諺語改編成這樣:“你們要當心一個有耐心者的憤怒。太長太受壓迫的情緒,一旦放鬆的時候,便會釀成最激烈的爆發。”

有一位大商人曾經這樣說:“如果我在發怒的時候,我絕不讓別人知道。我會趕快走開,跑到樓頂上我辦公室旁的健身房去,套上打拳的手套,和我的教練對打,把怒氣打出來。如果教練不在時,我便拚命錘打沙袋。”

他的想法確實是對的。當他被刺激的時候,他並不呆著,而是竭力壓製他的憤怒。他跑到一個能發泄的地方,與拳師或袋子打起來。如果他打的時候,想像著他所打的袋子便是激起他怒氣的那個人的話,那就更合他的口味了。

故事四:

美國最大的一個地產經紀人戴約瑟,自述他如何用這個原則對付群眾,避免自己身體受到什麼損傷。

有一班群眾對他很憤怒。他們想打他,如果不是他很聰明,能夠了解他們,而且能為這種憤怒預備一條出路,那麼他一定被打得一塌糊塗。

他是否來發表演說,製止他們的怒氣呢?他是不會這樣幹的。

他的辦法要聰明多了。

這次是政府請他在斐爾佛拍賣1898 套房子,在新澤西的卡漠登附近,這個市鎮,是從前戰爭時為造船廠的工人所建設的。

這些租房子的工人怒吼著,說是政府叫他們搬到這裏來,現在又要把他們趕出去。但是經過調查,在這1898 家人之中,在戰時搬來的隻有3 家。其餘的都是後來自動搬來的。如果要和他們辯駁道理,指出他們的錯處,下場實在是很明顯的。因為辯駁——即便你是對的——也不能打消別人的憤怒。

戴約瑟在規定的時間一個小時前,便開始拍賣,這樣便免得拍賣時正是群眾憤怒達到高潮的時候。而且他了解到最初選定的那所房子裏的那個房客是急於想買的。

戴約瑟說:“我預料那個房客馬上便會出價來買,結果他必會買到。這必使他很快樂,群眾見了也必快樂。

這樣便能消他們的氣,因為他們所氣憤的,便是政府要把他們趕走。

“一切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進行得很順利。那個房客得到了那所房子,群眾都歡呼著,我也幫著歡呼。這樣,他們便開始出了一點氣。當歡呼完以後,我便帶頭喊著:‘現在我們大家來叱罵拍賣者吧!’”

“此時好像有十幾個火車頭出氣的叫聲一樣。這成千的人群的確是出了氣。罵完之後,大家又大笑起來。

我和他們一同大笑。我知道這對這些本來想打我的人此時如果要把我帶走,一定是把我抬在肩上。”

這班群眾本來是非常憤怒的,計劃著想打傷戴約瑟以發泄他們的氣憤。但是戴約瑟很聰明,另外替他們預備了一種發泄怒氣的出路。他替他們準備了歡呼叫罵,最後是大笑,結果不但使自己未受傷,而房子在最短的時間內也都拍賣了。

不過有一點很要緊的是,你所預備的發泄的出路,必須是無害的。

故事五:

美國鈔票公司的總經理伍德赫爾曾使用一種很好的辦法,來發泄他的怒氣。

年輕的時候,伍德赫爾在某公司是一個小職員。他很不高興,因為別人不大重視他,而且覺得提升很慢。

其實,有許多青年都有這種感覺,但是如果他們表現得太明顯,反而會引起上司的不高興。

那麼,伍德赫爾是使用什麼辦法來發泄他心中的不滿的呢?

伍德赫爾說:“有一個時期,我這種感覺非常厲害,並漸漸擴大,以至我覺得不得不離此而去。但是在我寫辭職信之前,我去拿了一支筆和一瓶紅墨水——因為黑墨水不足以發泄我的憤怒——坐下來把我對於公司中每個上級職員和經理的評判,都寫出來。我寫得很不錯,用了不少的形容詞。然後我把單子收起來,把我的憤怒一股腦兒說給一位老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