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9)(1 / 3)

肯定,你將會發現,他們在這一天的每個小時當中,正不知不覺地把自動來到他們麵前的良好機會拒之千裏。

有一天,拿破侖·希爾站在一家商店出售手套的櫃台前,和受雇於這家店的一名年輕人聊天。他告訴拿破侖·希爾,他在這家商店服務已經4 年了,但由於這家商店的“短視”,他的服務並未受到店方的賞識,因此,他目前正在尋找其他工作,準備跳槽。

在他們談話中間,有位顧客走到他麵前,要求看看一些帽子。

這位年輕店員對這名顧客的請求置之不理,一直繼續和希爾談話,雖然這名顧客已經顯出不耐煩的神情,但他還是不理。

最後,他把話說完了,這才轉身向那名顧客說:“這兒不是帽子專櫃。”那名顧客又問,帽子專櫃在什麼地方。

這位年輕人回答說:“你去問那邊的管理員好了,他會告訴你怎麼找到帽子專櫃。”

4 年多來,這位年輕人一直處於一個很好的環境中,但他卻不知道,他本來可以和他所服務過的每個人結成好朋友,而這些人可以使他成為這家店裏最有價值的人。

因為這些人都會成為他的老顧客,會不斷地回來買他的貨物。但是,他拒絕或忽視運用自製力,對顧客的詢問不理不睬,或是冷冷淡淡地隨便回答一聲,就把好機會一個又一個地放過了。

一個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婦人走進匹茲堡的一家百貨公司,漫無目的地在公司內閑逛,很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買東西的樣子。大多數的售貨員隻對她瞧上一眼,然後就自顧自地忙著整理貨架上的商品,以避免這位老太太去麻煩他們。

這時,一位年輕的男店員看到了她,立刻主動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禮貌地問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務的地方。

這位老太太對他說,她隻不過進來躲雨罷了,並不打算買任何東西。這位年輕人安慰她說,即便如此,她仍然是受歡迎的,並且主動和她聊天,以顯示他確實歡迎她。

當她離去時,這名年輕人還陪她到街上,替她把傘撐開。這位老太太向這名年輕人要了一張名片,然後徑自走開了。

後來,這位年輕人完全忘了這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辦公室去,老板向他出示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寫來的。

這位老太太要求這家百貨公司派一名銷售員前往蘇格蘭,代表該公司為其提供裝飾一所豪華住宅所需的物品。

這位老太太就是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母親,她也就是這位年輕店員在幾個月前很有禮貌地護送到街上的那位老太太。

在這封信中,卡耐基的母親特別指定由這名年輕人代表公司去和她接洽,其交易金額數目巨大。

試想,這名年輕人如果不是曾好心地接待了這位不想買東西的老太太,那麼,他將永遠不會獲得這個極佳的晉升機會了。

四、付出終會得到回報

在你能夠培養出完美的自製習慣之前,你一定要了解“報複”的法則。我們在這兒使用“報複”一詞,其意思是指“回報”,而不是複仇,或是尋求複仇。

如果我傷害了你,你一有機會就會對我報複。如果我對你說了不公平的話,你將會以同樣不公平的話來報複我,甚至比我所說的還要更惡劣。

另一方麵,如果我幫了你的忙,可能的話,你將幫我更大的忙。

隻要能夠正確使用這項法則,我便可以要你做出我希望你去做的任何事情。如果我希望得到你的尊敬,你的友誼,以及你的合作,我可以向你提供我的友誼及合作,然後獲得你的這一切。

有一次,拿破侖·希爾帶著兩個兒子——小拿破侖和詹姆斯前往公園,去喂園裏的小鳥和麻雀。

小拿破侖買了一袋花生,詹姆斯買了一包“乖乖”。

詹姆斯突然想到要拿點花生看看。他沒有得到小拿破侖的允許,就自己湊過去抓住那一小袋花生。他沒有抓到,小拿破侖立刻施予“報複”,揮動他的左拳,重重地打在詹姆斯的下巴上。

這時候,拿破侖·希爾想到了關於“報複法則”的實驗,於是對詹姆斯說:“兒子,你拿花生的態度不對。

打開你的‘乖乖’,拿一些‘乖乖’給你的弟弟,看看有什麼結果。”

拿破侖·希爾費了一番工夫說服他答應這樣做。

接著,發生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小拿破侖尚未伸手接過“乖乖”,就堅持把他的一些花生倒進詹姆斯的外衣口袋中。

這就是“報複”法則。小孩子們通過學習和運用這種“報複”法則,使他們避免了許多次的打架。

如果你能研究、了解及聰明地運用“報複”法則,你用不了多久便會成為一個效率高而且成功的推銷員。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認為,要想精通並有效地運用這項法則,第一步而且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培養你的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