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強化積極心態(5)(1 / 3)

2.教育

“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我沒有文憑。”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實上學習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學校教育、文憑教育,僅僅是千萬條求知途徑中的一種。

其實,從學校的書本上學東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

學曆和學位隻是能力的外在標誌,而不是內在標準。真正的教育來自社會大學和自學。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與文憑情況:王光興,初中文憑;億萬富翁、“果喜集團”總裁張果喜,小學文憑;億萬富翁、治禿專家趙章光,高中文憑;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13 歲開始工作,幾乎沒接受什麼正規教育;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輟學;日本鬆下幸之助是小學四年級的學曆;香港富商李嘉誠是初中兩年的學曆……這些成功者的知識與能力全靠自學而來。

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對成功有幫助(可惜的是,有無數受到良好教育、獲高等學曆文憑的人同樣平庸無所作為),沒有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沒有文憑的人,隻要願意,自學永遠不晚。現在越來越多的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終生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為成人自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3.資金

“我沒有資金,所以我不能成功……”

事實是,有資金可以幫助我們成功,但沒有資金,隻要想辦法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成功。當代中國百萬富翁、億萬富翁,幾乎全是白手起家的,國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處可見。其實,資金來源途徑很多:積少成多地積累,大雪球是從小雪球滾成的;向親朋好友借錢集資;尋找一個能生財的門路;或抓住機會找銀行貸款;或找有錢單位和個人合夥,集資入股……許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自己個人的資金,而是充分利用銀行、信用社以及社會閑散資金。

此外,還有“運氣”、“健康”、“出身”、“人際關係”和“能力”、“機會”、“環境”、“條件”等各種借口。希爾在他的《思考致富》裏將一位分析專家編的借口表列了出來,竟然有50 多個。希爾說:找借口解釋失敗是全人類的習慣。這個習慣同人類曆史一樣源遠流長,但對成功卻是致命的破壞。

五、學會假裝

生理狀態是我們所擁有的立時改變心態和立時獲得成效的最有效的工具。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無所不能,那就裝得無所不能吧!”這句話真是金科玉律。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借助本章節得到力量,改變自己的人生。如果要得到期望的人生,如果希望發揮出巨大的潛能,那就得使生理狀態盡量地處於生龍活虎的狀態,如此就能帶來無所不能的行動。

如果你裝得很活潑、很有勁,很自然地你就能進入那種狀態。在任何情況下,由於生理狀態的改變是既快又有效,所以被認為是扭轉心態最有力的杠杆。生理狀態和內心儲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能改變其一,另一方麵則隨之而變。俗語說:“沒有身,則沒有心。”或“沒有心,則沒有身。”如果你能改變生理狀態,也就是說改變你的舉止、精神、語氣,你就能立刻改變你的內心儲憶。

你是否記得有哪一次是精疲力竭呢?當時你對周圍有何感覺?當你覺得身體疲倦、衰弱、疼痛時,對周圍的認知絕對跟你在活躍有勁時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你希望能控製自己的思考,那就好好控製你的生理狀態吧!

當你覺得精疲力竭時,你的思緒就跟著停滯;若你覺得活躍有勁,你的思緒就跟著飛揚。

如果你開始覺得有點疲倦,這時你便會不斷地告訴自己,做出這樣的生理狀態:把兩肩垂下來,全身的肌肉都鬆弛。你也可以改變你的內心儲憶,輸送個疲倦的信號給神經係統,那麼人就會產生疲倦的狀態。如果你能改變你的生理狀態,像是很強壯的樣子,那麼你的內心儲憶便會跟著而變,呈現出相對的狀態。如果你不斷地告訴自己疲倦,那麼內心儲憶便會使你維持疲倦的狀態。如果你說你朝氣蓬勃,並且下意識地裝出相應的生理狀態,你的身體就真的變得活躍有勁。隻要改變生理狀態,你就能改變心態。

常有人找拿破侖·希爾,說他辦不到某件事,希爾說:“裝做你能辦得到。”通常他們會回答:“不知道該如何假裝。”希爾就說:“就裝作你知道怎麼假裝,你在舉止上、神情上、呼吸上,都做出應該是的樣子。”當他真的裝出應有的動作時,馬上就覺得他能辦到。像這樣去配合以及改變生理狀態所做出的驚人成效,幾乎屢試不爽。一次又一次地單單改變生理狀態,就可以讓人們做出以前所辦不到的事。因為他們生理狀態改變的時刻,也就是心態改變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