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積極主動地投身於生活時,你就根本沒有時間用於生病或勞累。如果你勁頭百倍地度過你現在的時光,時間將一閃而過,不會有沮喪或憂慮的時刻。對於情緒騷擾或抑鬱症而言,積極地投身於現在便是迄今最為有效的藥方。即時生活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姿態性技能,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我們必須培養這種技能。
例如,你在加油站排長隊加油,對經營者憤憤不平,這樣你便選擇了無用的自我束縛的途徑來消耗此時的現在。如果你做這樣的選擇,那麼你仍將呆在加油站發泄你的不滿。當然,決定該怎麼做完全取決於你自己。難道你不能富有成效地利用這些時間,如閱讀相關資料,或與排隊的其他人交談,設想別的生活,以免浪費寶貴的時間?難道你不能找到另一途徑使這一處境對你有利而不是不利?
8.愉快生活
我們的生命非常脆弱,不管是不是我們有意選擇,我們隨時都可能突然夭折,甚至連一秒的預兆都沒有。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車禍。你的朋友或親戚可能突然臥床不起,死於心髒病,或者患了絕症,隻剩下了六個月的生命。有些人看起來應該洪福齊天,卻出乎意料地早走了一步,令人心酸。
如果生命真向我們提供了什麼,那就是我們珍視即時生活,這便是人生命的脆弱性與似乎賦予整個人類的生存本能的對照。正如結果所表明的那樣,人類的生存本能似乎取決於那些在生命遭到威脅時能夠完全地生活於現在的人。
特倫斯·德普雷在《幸存者:死亡營中的生活剖析》一書中記敘了人類經受的某些駭人聽聞的遭遇——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人在納粹滅絕人性的集中營的境況。當然,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問題是非常實在的,通常不必遭受生理折磨或心理蹂躪。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人活了下來,從這些勇敢的人們中,我們的確能夠學到即時生活的某些東西。
隻有勇敢地回複到最根本的生活,才能使他們在黑暗的地獄中繼續生存,一分又一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時間停滯了,地點的意義失去了,心理的自我防禦也消失了。
當你麵臨生存的考驗時,你就會本能地、自發地把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用在同處境的較量上,過去和將來不複存在,存在是你生存中的唯一基礎。德普雷生動地描述了這一災難的幸存者,他們像牲口被趕往屠宰場似的長年忍受屈辱。
幸存者之所以幸存,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某種生存能力,他們把自己看做是毫無條理的原生動物,奮力地掙脫大海。當他們從根本上回複到生命的生物起點時,他們發覺生命是美好的。他們在必需的奮鬥中度過了生命的分分秒秒,他們把心神全部傾注於眼前呈現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一隻攙扶跌倒者的手、一件送給他們的從穿著兩件外衣的人身上脫下的外衣、一隻魚頭、一碗豆湯、清晨點名時在野草葉片上閃爍的陽光斑點、一次大便,一個煙蒂頭、在路邊的小憩。這些不是什麼神奇的安慰劑,也不是什麼生存者的禪術,而是長期瘋狂中的即刻理智,漫漫黑夜裏的點滴光明。
八、規劃的重要性
1.計劃融入生活
羅傑有個朋友是企管顧問,幾年前他要搬新家,決定請一個女性朋友幫他做庭院設計。這個設計師是園藝學博士,學問好,又聰明。
這個主人自己有很多構想,因為他很忙,又經常遠行,所以一再向她強調,庭園的設計一定要讓他不用經常維護,自動混水裝置等省力的設計便非常重要。總之,他一直設法減少需要花在維護庭園上的時間。
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想法,如果花園(甚至生活)能有自動維護設備,不必去理會,結果卻繁花似錦,仿佛長年累月有人細心照應一般,那該有多好。
可惜人生不是如此。我們不能撒幾顆種子,什麼都不管就走開去做別的事,卻期待回來時能看到花團錦簇,然後悠閑地去采一籃子的花生、玉米、馬鈴薯、蘿卜。
惟有平常不斷地灌溉、栽培、除草,才能享受豐收的快樂。
當然,無為而治也可以生活,花園中總會長出點什麼。不同的是辛勤的園丁會有美麗的園圃,散漫放任的結果必須是荒草蔓生。
必須找出最重要的花草,全力去栽培。我們必須將人生的圓滿建立在“重要性”的觀念平台上。人生需求計劃的實現,必須在發揮潛能的基礎上,追求符合自然規律的成功。
將實現需求的計劃融入日常生活中,將更信守承諾,也更能以均衡、合乎自然原則的方法把最重要的事列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