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規劃成功目標(5)(1 / 3)

提姆:我有三個目標:多賺錢、安定下來、進修。

訪問者:這些目標彼此相容嗎?

提姆:完全不相容。要賺錢,我得回沙烏地;要安定下來,我就應該留在此地;再進修則要花很多錢。

訪問者:你打算怎樣解決呢?

提姆:有兩個辦法:其一是把它們排出優先順序,其二是自問對順序感覺如何。我希望選擇出自我的內心,我也參考我的全盤生活計劃。

提姆後來找到了平衡這些相異目標利弊的方法。其實,這主要是價值和順序的問題。而你的“未來遠景圖”是你事業最終目標的基礎,正可以提供此種判斷標準。

最好把短期目標當靶看待,而不是當作固定不能動的約束,因為意外是常有的事。例如,傑姆以前是一家多國食品公司的會計,有一回路經威爾斯黑山山脈地區,在一家小酒館吃午飯,碰巧跟一名徒步旅行的人閑聊起來。他們談著談著,後來才知道這名旅行者原來是一位企業家,最近剛創辦另外一家公司,生產一種新產品。

兩個小時的閑聊加上幾杯酒下肚後,這位企業家說:“你何不過來看看我的新公司,看看我們清醒時是否還談得來?假如我們彼此合意,我希望你加入進來,擔任這家公司的財務主管,也許我們可以創造財富。”一個月後,傑姆懷著不安的心情向他原本服務的公司遞上辭呈,投入到一個新行業的不安定和興奮刺激當中。

5.目標要防範變故

期望最佳成績,為最糟的情況做好計劃,隨時為意外之事妥善準備。你無法控製別人所為,但是你要預期各種不同的情況,盡你所能作好萬全準備;你能控製你在意外發生時的反應。像世界冠軍塗彌在雨中練習一樣——即使陽光普照,也帶著他的雨天跑鞋。

塗彌認為,最正確的進度報告,其實是來自他的內在。他再三地自問:“我對今天的進展感覺如何?我的身體是否發出了沮喪的信號?我是否在朝著目標奮力向前?我是專心致誌還是漫不經心?”

最後,重要的問題是:“我的目標真是為我自己而訂的嗎?就我過去所為和未來能做的,這目標是否實際?”隻有你能以真正有意義的方式如此捫心自問——而且,惟有你自己能回答。

為什麼要相信你自己內在的回答,而非來自於同事、朋友、甚至家人?因為堅毅意誌規則告訴我們:別用負麵模擬。所謂負麵模擬,是指在心理上預演你的問題,誇大它們,或者最糟的是無中生有。當你沉溺於負麵模擬,你便加入了自我毀滅的“消極俱樂部”。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都會有些日子順利,有些日子困窘。能夠善用感覺順利的日子,是強韌意誌的基本特質。反之,傾向於負麵模擬,更易使你傾於消極俱樂部,自憐自艾,無法躋身於成功者的世界。

成功者以擁有成功的果實而自豪,想像著金牌在他們頭上的重量,想像著發自場上觀眾的歡呼;失敗者則專注於失敗的懲罰。

但是,還有比觀想未來的頒獎典禮更需要專心注意的事情嗎?塗彌有一種頗具創造力的正麵心理調節法,可使他在理想的時刻達到巔峰。他在牆上掛個大日曆,將墨西哥奧運會錦標賽的日子畫個大圓圈。

共有五項主要的競爭,包括奧運會資格賽。當他圈起這五個日子時,他也悄悄的告訴自己的心理與身體,做好一切成功的準備。這些圈起來的日子,在他的眼中自然而然成為奧運會的五個彩環。

塗彌把意料之外的事作一個“偶發事故規則”,實際上就是:“預期最佳狀況,為最糟的情況作計劃,隨時準備出其不意的事。”這也就是堅毅意誌的一項有效原則,使塗彌奪得奧運會10 項金牌,並且在奧運史上贏得一席之地。

6.目標要堅定信念

既然工作是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那麼,我們希望我們的事業如何發展?這個問題就無異於“我是誰?”那個老問題了。關於後麵這個問題的探索,直到今天都還吸引著各種年齡的平凡男女。我們在此不是要給你什麼基本的知識,而是給你由事業成功人士的經驗中累積得來的實際建議。下麵是六條“金科玉律”。

(1)要信賴自己。

人人都有一個內在督導,它會給人以重要的直覺,告訴他(她)應該做什麼;如果能聽見並信賴這個聲音,它就會提供有用的導引。

(2)不斷接受新經驗。

對自己的事業感到一直在進步的人都強調,他們需要不斷接受新經驗。固然,我們無法預測哪個經驗重要或有意義,但我們永遠受到新信息的衝擊。所以,瞬息反應的意願和周密的計劃一樣有價值。

(3)注意你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誰。

事業是個人的旅程,但總有人因為對別人有實際好處,或自以為對別人有好處而去服務別人,卻忽略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