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心裏認定會失敗,那就永遠不會成功。如果自己心裏認定能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將大為增加。
沒有自信,沒有目標,你就會俯仰由人,一事無成。
在這裏需要鼓勵你做白日夢,將目光放在人生更高遠的目標上。一位經濟學家教授在測驗時出了三個類型的問題。他要學生由每一類型中選一題作答。第一類型最困難,可得五十分;第二類型較容易,可得四十分;第三類型最簡單,隻得三十分。
試卷發還學生時,那些選擇最困難題目的人得了A,選擇四十分題題目作答的人得了B,而那些隻企圖回答最簡單題目的人得了C。
學生們不了解為何如此,因此問教授給分標準為何。
教授微笑著解釋說:“我並不是要測驗你們的知識,而是要測驗你們的目標。”
藍斯頓·休斯寫道:“快快抓住夢想,因為夢想一旦飛逝,生命就如同斷了翅膀的小鳥,再也飛不起來。”
布朗寧曾說:“一個人應該追求超過他手掌所能掌握的,否則上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目標朝向月球有一點好處,就是你不會隻帶著一把泥土回來。做偉大的夢,定偉大的目標,去解決艱難的問題,成就偉大的事業。
5.目標的實踐化
留出一天的時間,用於思考、構築和規劃你的理想藍圖。要避開一切幹擾,不要讓人打斷你的思路。可以考慮到鄉下去或到旅館開一個房間,或到其他你可以愉快獨處的地方。
隨身帶上紙、筆、日曆及對你有幫助的書籍(如果你是基督徒,就帶《聖經》)。一個人坐下來之後,就向自己提以下的問題,把答案寫下來:
(1)我有什麼才幹和天賦?什麼東西我能做得最出色,或比我認識的人都做得好?
(2)我的激情在哪一方麵?有什麼東西特別使我內心激動,使我分外有衝勁去完成?如果有,是什麼?
(3)我的經曆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能給我特別的洞察力、經驗和能力?我能做出什麼不尋常的事情?
(4)我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有什麼特別之處?理想常常來自人生的獨特環境,地理、氣候、政治、曆史、經濟、文化背景和許多其他因素都可能起作用。記下任何可能對我的理想產生影響的東西。
(5)我與什麼成功人物有來往?你能與之合作的那些人的才幹、天賦與激情會帶給你靠單獨工作而找不到的機會。
(6)我希望看到何種需要得到滿足?滿足某種需要的欲望往往能激發起人的理想。
(7)在我的一生中,我能想像自己做出最有成就的事情是什麼?
上述過程一年重複一次,或者感到有必要時就重複做一次。你可能隔幾年之後發現自己的理想改變了。如果幾年來你抱著同一個理想,而且你覺得這個理想比你自己的能力更強大,那麼你很可能瞄準了你人生的一個很好的理想了。在未來的歲月中,你可能發現這個理想會有小小的修正或補充,但不會完全改變。
留出幾個鍾頭時間,用來回顧你最近的事業或工作。
目的是發現你以前從未考慮過的新打算。這樣做的時候,指導原則與上述第一項活動相同。找個清靜的地方,帶上所需的用品。然後,記下以下問題的答案:
(1)我有什麼才幹、天賦或財力目前還未派上用場?
(2)我所處的特殊環境和時代對我的事業或工作能產生什麼影響?
(3)對上一個問題,我的答案能產生什麼機會?
(4)如果我有無限的財力,那麼我的事業上的目標是什麼?記住,一定要有遠大目標!
(5)我的熟人中有誰的目標與我的目標相似?我和他們可以怎樣互相提攜?
二、目標的規劃策略
1.目標要積小成大
很多人都聽說過“人因有夢想而偉大”,導致許多人設立很多遠大的夢想,卻沒有設立短期的目標。
事實上,我們已經提過,大成就是由小成就所累積的,大目標是由小目標逐步達成的。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短期目標,因為短期目標是我們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的。
當每次設定的目標都達成,便會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我們的自信心增強的時候,我們的行動力也會爆發出來。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短期的目標,因為短期目標可以讓我們精力集中在焦點上,排列出它們的優先順序。
所以,我要你現在放下這本書,先拿出筆記本,把目前對你最重要的三個目標寫下來,依照優先順序排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