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管理中,有一項是我們無法忽略的,那就是薪酬問題。解決好薪酬問題勢必會給企業帶來高動力和高效益;相反,在薪酬上出現問題,則會導致麻煩。本節我們就來介紹如何做好薪酬衡量。
決定薪酬多少的因素到底是什麼?我們具體來看以下幾點:
第一,經驗影響薪酬
隨著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增長,薪資水平也會遞增。在一份對白領薪酬的調查中,工作6年以上者年薪均值達到了4.5萬元以上,是工作1年以下者的兩倍。《財經》雜誌的一項人才薪酬調查表明:人才的薪酬與經驗成正比,經驗多、工作時間長者獲薪酬也多。
第二,行業帶動薪酬
一項對京、滬、穗、深四城市白領年薪的調查顯示,北京地區收入最高的是計算機行業,白領平均年薪為5.0095萬元;上海、廣州均是“律師、會計師”行業高居榜首,平均年薪分別為5.4242萬元和5萬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是“教育、文化、科研、醫療”行業,平均年薪高達7.02萬元。從我國的產業結構來看,目前我國第三產業隻占GDP的30%,不僅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印度(41.8%)、印度尼西亞(41.9%)、菲律賓(45.3%)、泰國(50.2%)、阿根廷(63.3%)等發展中國家。隨著對外經貿的發展和國內市場的擴大,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含量較大的服務行業——勢必大大發展。
第三,薪酬參考學曆
一項對京、滬、穗、深四城市白領年薪的調查顯示,薪金一般隨著學曆的增高而增長。但MBA的薪水卻是個例外,他們的薪金遙遙領先,甚至高於博士,達到平均年薪6.2533萬元的水平。這些得高薪的MBA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占所有MBA的59%。其中,位於中高級職位的占87%,年齡在26至40歲之間的為92%,工齡多於5年的占84%。他們中有30%工作在外企獨資或外企辦事處,27%在國有企業,32%有海外經曆,58%外語流利。最近,加拿大統計局的研究報告顯示,具較高教育程度、較高讀寫能力的人通常獲較優厚薪酬的工作。報告書指出,讀寫程度對收入的影響極大,大約等於教育回報的1/3。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平均年薪增8.3%。
第四,年齡衡量薪酬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0個省市對9956戶城市高收入家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在我國,目前25歲至35歲年輕人的收入高於其他各年齡組,占城市高收入群體的37%。專家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與國外商業往來增多,眾多的新規則、新管理模式需要研究,同時英語、電腦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基本的工具而不是技能,從業者(尤其是高級管理人員)隻有掌握了較多新知識,具備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才能在人才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因此,30歲~40歲的人在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比重將迅速擴大。
第五,跳槽帶來加薪
隨著外來資本的擴大、市場競爭的加劇,高級人才的職業穩定性將大大削弱,甚至出現大量跨地域變更職位的現象,就業、擇業將伴隨一生。據統計,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一個人一生要更換6、7種職業。而每次跳槽後,薪金大都會有所變動,可以說,跳槽還是加薪的一條捷徑。據調查,通過變換職位,薪資收入平均比原職位多了1.27倍。但是,跳槽有一定的風險,除非老板主動承諾加薪,通常,職員主動加薪的路途不會一帆風順。
第六,個人素質決定薪酬
一項針對高收入外企白領的調查發現,高學曆並不等於高收入,優秀的個人素質才是獲得高薪的關鍵。大致看來,目前高薪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基本素質: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諸如忍耐性強、不頤指氣使等優秀品質,敬業精神和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絕大多數事業有成的高薪收入者在回答“未來5年你最需要什麼”時,都選擇了“培訓”。那些在高薪技術領域中的高薪收入者,更是把企業有無良好與完美的培訓計劃作為其加盟的理由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