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的確有很大可能使公司收益,但稅務籌劃和企業運營中的很多措施一樣具有很多風險。該如何規避稅務籌劃的風險呢?從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稅務籌劃是一門與管理科學密切關聯的交叉性前沿學科,它的主要特點是一種事前行為,具有合法性、超前性、長期性、預見性等特點,而國家稅收政策、稅收法規都在不斷變化,由於其目的的特殊性和企業環境的多樣性、複雜性,稅務籌劃與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風險與收益並存。稅務籌劃是有風險的,即稅務籌劃活動因各種原因失敗而付出的代價。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應充分考慮風險性因素,其主要風險可以歸納如下。
1.稅務籌劃基礎不穩
稅務籌劃是建立在企業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水平以及涉稅誠信的基礎之上,與企業的管理決策者和相關人員對稅務籌劃的認識程度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一旦企業的會計核算製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低下,相關信息嚴重失真或領導部門對稅務籌劃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甚至於與找關係、鑽空子等同起來,就會造成稅務籌劃基礎極不穩固,基於這種基礎的稅務籌劃,風險性會更大。
2.稅務政策變化
市場經濟條件的日新月異,國家產業政策的宏觀調控,使得相關國策(包括稅收政策)有所變更,由此可見,國家的稅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對較短的時效性。而稅務籌劃的籌劃性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性的係統工程,一旦在運作過程中,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就有可能導致按照原稅收政策安排的方案,由合理合法的方案演變為不合理甚至於不合法的方案。市場經濟條件的變化具有不可預知性,從而給稅務籌劃帶來了不可避免的風險。
3.稅務執行不規範
稅法以法律條文的方式規範納稅人的納稅行為,但任何一種稅,在執行時均具有一定的彈性空間:隻要稅法未明確行為,稅務機關就有權依據自身判斷來認定是否為應納稅行為,再加上稅務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稅務執行中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企業設計的稅務籌劃方案的合法性能不能得到稅務行政執法機關的認可,是稅務籌劃有沒有風險的關鍵所在。在確認過程中,客觀上存在由於稅務行政執法不規範從而導致稅收籌劃失敗的風險。也可能出現在以後變成更大的隱患。
4.稅務籌劃的目的不明確
稅務籌劃是企業的一項財務管理活動,它的籌劃涉及到經濟管理活動的方方麵麵。稅後利潤最大化隻是稅務籌劃的階段性目標,它的終級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一旦企業稅務籌劃方案的處理不符合經營管理的客觀規律,或者為達到減稅效應而行之過度,勢必就會幹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管理秩序,導致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紊亂,企業出現潛在的損失風險。這種舍本趨末的做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