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的章節裏我們已經提到了財務管理中的票據管理,也了解了發票管理的部分內容。本節我們將對發票管理的相關內容做更為詳細的專項介紹。
首先,我們來看發票管理的概念。發票管理包括:發票調撥、印製和發售管理,發票用票管理,發票稽核管理,發票繳銷和核銷管理、“丟失、被盜、流失發票”管理,發票擔保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防偽稅控係統管理等。
其次,我們來看發票管理的主要內容。發票管理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發票計劃管理
發票計劃管理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計劃管理、普通發票的計劃管理和發票計劃調整,主要是對各類發票的領購計劃製定、計劃上報、計劃核批、計劃調整等業務環節進行管理,其目的是通過計劃的製定,為上級稅務機關編製發票印製計劃,為核定下級稅務機關領購發票數量提供依據。
第二、發票調撥、印製和發售管理
發票調撥、印製和發售管理包括發票調撥管理、發票印製管理以及發票發售管理。具體來看:
1.發票調撥管理
發票調撥管理包括發票庫房管理、發票櫃台管理、發票盤存管理等。
(1)發票庫房管理
主要是對各級發票庫房實施管理,具體包括:發票調撥出庫、發票調撥入庫等。其目的是通過發票的調撥,為下級稅務機關發票管理環節提供可向發票櫃台調撥的發票。
(2)發票櫃台管理
主要是對發票櫃台調出、調入發票實施管理,具體包括:櫃台出庫、櫃台入庫等。其目的是通過發票的調撥,發票櫃台管理環節提供可向納稅人發售的各類發票。
(3)發票盤存管理
主要是通過發票庫存數量與實際數量的核對,及時發現發票庫存數量與實際數量不符的原因,做到帳物相符。其目的是通過發票的盤存,為發票的庫房管理提供依據。
2.普通統一發票和企業銜頭發票印製管理
主要是對稅務機關印製普通統一發票的印製計劃製訂、印製計劃的審批、印製發票的驗收入庫等環節實施跟蹤管理。其目的是通過發票印製管理,對稅務機關向納稅人提供的統一普通發票和納稅人印製銜頭發票實施監控管理,同時為下級稅務機關發票管理環節提供可向發票櫃台調撥的發票。
3.發票發售管理
發票管理包括票種核定、驗舊繳舊、發票發售管理等。具體來看:
(1)票種核定
主要是對納稅人指定的購票員、使用發票的種類、月購買數量、最高持有量,每次最大購買量、購買方式等的核定。其目的是為納稅人核發發票領購簿,並為發票發售環節提供準予發票發售和數量等信息。
(2)驗舊繳舊
發票驗舊繳舊是依據發票管理辦法和規程中按差額供票的規定,對納稅人提交的已開具發票存根聯進行查驗,檢查納稅人用票是否符合規定、目前手中持有發票數量,確定其是否可以購票,及購票的種類和數量。其目的在於監控納稅人用票情況,為納稅評估、發票稽核、稅務稽查等環節提供有關信息。
(3)發票發售
主要是按照納稅人申請和係統設置的審批監控條件,向納稅人發售發票並按規定由發票管理環節或征收環節收取工本費。其目的是完成稅務機關向納稅人發售發票的業務事項。
第三、發票用票管理
發票用票管理包括進貨退出及折讓管理,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代開普通發票管理等。
1.進貨退出及折讓管理
進貨退出及折讓管理包括《進貨退出及索取折讓證明》的開具、核銷管理等。
(1)《進貨退出及索取折讓證明》的開具
主要是對納稅人取得發票入賬後,發生退貨或索取折讓的行為,由進貨方持取得發票的原件及複印件到稅務機關開具《進貨退出及索取折讓證明》所進行的管理。其目的在於監控銷貨方納稅人是否按規定開具紅字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