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徑有什麼?(2 / 2)

2.我國出現的具有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國企業在長期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如編製成本計劃階段的項目測算法,成本指標歸口分級管理,包括班組經濟核算在內的廠內經濟核算製,實際上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管理和控製成本的積極性、創造性,至今仍不失為現代成本會計的有效方法。邯鋼“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的經驗,以及濰坊亞星集團有限公司實行的“購銷比價管理”,把企業管理成本的重點從以內部生產為中心,延伸到對供產銷全過程的控製。這些方法結合企業實際特點,對降低企業成本有一定啟示作用。

3.價值鏈成本效益分析法在降低成本中的應用

價值鏈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運用係統性方法來考察企業各項活動和相互關係,確定各要素環節的成本效益,從而選擇和改造具有競爭優勢的資源,通過重構價值鏈獲取相對的成本優勢,從而贏得競爭。價值鏈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從以下方麵進行切入應用:

(1)運用價值鏈分析法確定與成本有關的價值活動

企業價值活動的分類,根據所生產產品的關係,可分為三種:直接活動,指直接為買方創造價值的活動,如供應、生產、銷售等活動;間接活動,指保證直接活動的持續成為可能的活動,如企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服務活動,指那些確保企業各項價值活動質量的活動,如培訓、維護保養、技術支持等,旨在提高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

(2)以企業價值鏈來歸集和分攤成本

從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企業的價值活動即成本行為。管理者能抓住企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那些目前所占比例較小,但正處於增長狀態,並且最終能改變企業成本結構的價值活動卻容易被忽視。企業必須將以上成本分攤到價值鏈的各項價值活動中去,產生一個反映全部成本分布的價值鏈,比較各價值活動的成本的分布,從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

通過成本歸集和分攤,可以發現過去未被重視的間接活動成本和質量保證活動成本之和所占總成本的比例,隨著現代企業麵臨知識經濟的挑戰,網絡係統、自動化係統和決策支持係統的建立,使得非直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4.作業成本法與成本管理在降低成本中的應用

作業成本法從1988年產生至今,已在西方國家獲得廣泛應用。該方法主要從零存貨、全麵質量管理、成本動因、價值鏈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維、新觀念出發,對作業管理從成本發生的根源上展開分析,建立最優的動態增值標準,從財務和經營兩個方麵對作業業績進行評價,不斷改進作業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