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長期投資?(2 / 2)

如果長期投資組合市價跌至成本以下是暫時性的,則認為是未實現的市價下跌,在會計上記入長期投資備抵賬記的未實現跌價,在資產負債表中分別列為長期投資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不得作為損失列入損益表。長期來看,市價的短期下跌很可能會被未來的價格上漲所抵消。某一期間的未實現跌價通過備抵賬戶的期末餘額減期初餘額來確定,期末餘額為長期投資期末賬麵成本低於市價的差額。如果期末餘額大於期初餘額,增加未實現跌價;反之,減少未實現跌價。如果長期投資中出售某一股票,實現損益,由於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是按總額比較,此項損益與備抵賬戶無關。

如果是某一種股票而不是投資組合的市價發生不可逆轉的永久性下跌,則應衝減長期投資的賬麵成本,並確認已實現的損失。這種下跌與備抵賬戶無關,但在期末按總額比較長期投資的成本與市價時,按照調整後的成本進行比較。

3.權益法

按照權益比例和被投資方的收益確認長期股票投資價值的方法。如果投資方擁有被投資方的普通股比例足以對被投資方的管理產生重大影響,則應采用權益法計價長期股票投資。其使用條件與成本法(參見成本法)恰好相反,體現三方麵的要求:認可投資方與被投資方之間的重大經濟關係、反映權責發生製的要求、反映被投資方的權益變化。

投資方的現金需求收益高低、所得稅問題都有可能影響被投資方的股利政策,因此其股利報酬並不能代表投資的實際報酬。為了全麵反映投資方應享有的收益,權益法的會計程序為:

(1)取得長期投資時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

(2)每個會計期末,按照被投資方的盈利或虧損和投資比例調整長期投資;

(3)收到股利時衝減長期投資。

還有,投資方的長期投資賬戶應當注意在被投資方的權益比例。如果投資方所付成本高於相應的淨資產價值,則意味著:相對於投資方所支付的價格而言,被投資方的資產被抵估了或被投資方擁有未入賬的商譽。相反,如果投資方所付成本低於相應的淨資產價值,則意味著相對於投資方所支付的價格而言,被投資方的資產被高估了。遇到上述兩種情況,投資方均應調整“長期投資”賬戶,使其賬麵價值與投資方的權益相稱。

4.市價法

按照現行市價計價長期投資的方法。與短期投資的市價法一樣,它在所有企業運用,經行業慣例修訂後多用於共同基金、保險公司、證券商。在市價法下,應當確認並在損益表中報告未實現的損益(長期投資賬麵成本與市價的差額)。

長期債券投資購入並持有的其他公司、金融機構或政府的債券。其核算方法與短期投資(債券)相同。因債券票麵利率與實際得率不同而產生的折價溢價,應在債券到期限內攤銷(參見應付債券),攤銷的直線法和實際得率法均與應付債券相同。

攤銷溢價時衝減長期投資,並將實際收到利息與溢價攤銷額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攤銷折價時增加長期投資,並將實際收到的利息與折價攤銷額之和,確認為投資收益。

在債券到期之前出售長期債券投資時,應首先調整債券的利息收入和溢價、折價攤銷,然後計算出售債券的損益。計算方法為:出售債券收入-長期債券投資賬麵價值-應收債券利息。[注]FASB1993年發布的115號公告將債務和股票投資分為三類:持有至到期日的證券(Held-to-MaturitySecurities)、交易證券(Tradiies)、可出售證券(Alailable-for-Sale)。第一類證券按已攤銷成本計價;後兩種證券按公允價值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