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觀滄海》曹操

1954年夏,毛澤東在北戴河避暑時,下起大雨,他觸景生情,作《浪淘沙·北戴河》。其中一句寫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這其中的“東臨碣石有遺篇”便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這首《觀滄海》。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氏的殘餘勢力,同時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對邊境的反複侵擾問題,決定遠征烏桓。這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北上,5月誓師,7月出盧龍寨,獲得大勝。在回師途中經過碣石山,於是登山觀海,觸景生情,作這首《觀滄海》。

滄海之廣,非凡人能道。站在這碣石山上,從詩人的筆觸中我們可以看到澹澹的水波、挺立的山島、叢林裏的各色植被。悠悠的秋風吹動著這些景物,樹木蕭瑟,而海水則漲起波浪。大海的廣袤,就連升起的日月都像來自這波濤,銀河中璀璨的群星,也像這大海中的點點浪花。麵對這樣的美景,不僅僅是詩人,任何一個路人都足以慶幸,不同的是,詩人借用這景色來抒發了胸中的情懷。

從詩的描寫內容看,這首詩屬於寫景詩。作者被這壯觀的海上風光所吸引,一草一木一浪花都那麼動人,進而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象,把日月和銀河都嵌入這無邊的滄海,給人們描繪出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象,這種豪邁的書寫和大膽的想象在同時代,甚至在我國文學史上也屬鳳毛麟角,開創先河,讓人為之絕倒。這樣單純寫自然景物的詩篇,且內容別具一格,也算得上中國山水詩開宗立派的代表作,因此,受到後世文學史家的普遍鍾愛。

從詩的抒發內容看,這首詩屬於借景抒情。作者在全篇並沒有直接寫出自己的遠大誌向,而是通過對眼前滄海的動情描繪,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遠大的氣魄。南宋學者、詩論家敖陶孫稱曹操的詩為“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詩人將全篇寫景,直到最後才道出“詠誌”之句,讓人知道這眼前的海上景色原來都寫的是自己的雄心壯誌,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給讀者“氣韻沉雄”的感覺,使人讀其詩如一個佇立高山的“幽燕老將”。

從詩的情感看,這首詩屬於歡快的,而不是以往人們體會的“蒼涼慷慨”。此詩精確而又生動地給讀者臨摹出一幅滄海蕩漾圖,澹澹的水波、挺立的山島、叢林裏的植被都被賦予了鮮明的色彩,好似一幅潑墨山水畫。詩中有畫,畫中有情,這清晰而個性的景色正是此時得勝而歸的詩人心情的寫照,既歡快,又豪邁,稱得上是“建安風骨”的扛鼎之作。

有人總結,曹操帶兵征戰過程中“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雖有誇張卻也貼切。“登高必賦”體現他是個有才氣的人。從這首詩,不僅可以看出曹操的文學修養之高,更可以看出他對自然、對生活的愛好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而曹操“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體現出曹詩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高。

從另一角度看,這首詩對眼前大好河山的描繪,又散發出一種對美好江山讚美之外,將天下河山收入囊中的壯誌。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說“魏武揮鞭”,是一種逐鹿天下的表態:在碣石山上,策馬揚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如果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和建萬世功業的雄心壯誌,沒有對未來充滿樂觀心態,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豪邁的詩篇。

東臨碣石,揮鞭逐鹿,是一種升華,久經戰端的人才能理解,無經曆的人隻能看見單調的景色;東臨碣石,揮鞭逐鹿,也是一種豪情,有實力的人才有資格說話,庸者不配享有這大好河山;東臨碣石,揮鞭逐鹿,更是一種夢想,激勵一代魏武大帝;東臨碣石,揮鞭逐鹿,還是一種創舉,讓無數後人一遍遍瞻仰英雄風度。“幽燕老將”東臨碣石,揮鞭逐鹿,是否讓今天站在鋼筋水泥的高樓中俯視街上密密麻麻的行人、在呼來喚去的生涯裏計算著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的都市人們,有所啟發,自問夢想與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