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給他做個好榜樣:“身教”教出20年後品質優秀的男孩(3 / 3)

孝敬是代代相傳的美德

程磊和爸爸媽媽住在市區,爺爺奶奶在鄉下生活。程磊很喜歡爺爺奶奶,因為兩位老人對他非常好,每次都會給他帶許多好吃的東西。並且,程磊感到爺爺奶奶很善良,每次在家裏住,鄰居都稱讚爺爺奶奶的行為:幫大家打掃樓棟,義務為大家看車子……

可是,自從程磊上了初中後,他已經半年多沒見到爺爺奶奶了。於是他問媽媽:“媽媽,為什麼爺爺奶奶不來咱們家了?”

媽媽笑了笑說:“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影響你啊!你知道,爺爺奶奶都是農村人,他們身上有好大的味道,該把咱們家弄髒了,你一定不喜歡。咱們每個月給他們付點錢就行了,不用讓他們來家裏。”

媽媽的話,讓程磊一愣。他沒有說話,一個人默默地走開了。幾天後,他和媽媽在聊天,這時媽媽說:“孩子,如果我將來老了,你會怎麼對我?”

程磊說:“我給你錢啊!你自己去看醫生就好了。也許將來我會去更大的城市,甚至會出國,我可不想讓你們幹擾我的生活。”

媽媽聽完這話,險些癱倒在地。程磊急忙問道:“媽媽你怎麼了?難道我說錯了什麼?可是這一切我都是和你學的啊!”

相信不僅是程磊的媽媽,所有的父母聽到孩子這麼說,一定會無比愕然,繼而感到一種心痛。可是,孩子之所以這麼說話,確正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如今,有一些年輕人已經步入婚姻家庭,對待父母不再有那麼強烈的感恩之心。為此,孩子就會把這些看在眼中,從而進行模仿,這就造成了程磊的那番話。因此,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現在自己的父母受到何種待遇,將來自己也會如他們一樣。到時候,父母再埋怨孩子,這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孩子在學自己呀!

所以說,孩子表現出不孝敬父母的行為,父母應當從自身尋找答案。父母對待老人不好、不願意和老人交流,甚至做出遺棄老人的行為,孩子自然看在眼裏,從而繼承了父母的這種做法。孩子還在青春期中,他們因為需要依賴父母,得到父母的幫助,不會表現得非常明顯;但等他成年、成家之後,不孝順的舉動就會逐漸顯現。那個時候,父母隻能仰天長歎,後悔沒有給孩子做出一個好榜樣。

那麼,父母如何讓兒子把自己的孝敬傳統傳下去呢?

1.讓男孩看到你的孝

華子的奶奶病倒了,住在醫院裏好幾個月了。每天,爸爸和媽媽都去醫院為奶奶擦身、洗腳,一口口喂奶奶吃飯。因為是夏天,奶奶很熱,但是又不敢吹風扇,媽媽就從單位請了假,用扇子給奶奶扇風。病房裏的人們都誇奶奶有福氣,找了個孝順的兒媳。

一天,媽媽從醫院裏回來,疲憊地躺在床上。5歲的華子爬到床上,“媽媽,你累了吧,我給你按摩。我從電視上學的,我一給你按摩,你就不累了。”

聽到華子的話,媽媽的疲憊一掃而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男孩見爸爸媽媽服侍奶奶,就自然而然想到幫爸爸媽媽做點事。

想讓兒子將來孝敬你,僅僅靠向兒子表功是不行的。有的家長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兒子,你長大了,可要記著媽媽的好啊!”“將來爸爸就要靠你了!”其實,這些話根本沒必要說,隻要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對待老人的就行了。

2.從小事培養孩子的孝敬心理

在培養男孩孝敬父母的同時,自己首先應該孝敬自己的父母,為男孩做出榜樣。要想讓孩子懂得孝敬,就必須利用小事對他進行培養,這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比如說,父母見到長輩的時候,要主動問候,讓兒子看到你對老人的尊敬;看到爺爺奶奶勞累時,父母接過他們手上的活兒,請他們休息;當老人外出時,應提醒他們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

父母隻有以身作則,讓兒子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看到你對老人的孝心,他才能把你當做榜樣,時時處處懂得孝敬父母。最完美的孝心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

3.給男孩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一個和睦和諧的家庭環境,必然長輩疼愛晚輩,晚輩孝敬長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孩子受到的自然是積極正麵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有孝心有家庭責任感的男子漢,成為這個幸福家庭中的一員。

因此,父母要為孩子構築和諧的家庭環境,給男孩的心靈提供一個最安全最美麗的港灣。

4.教會男孩感恩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對自己的男孩都是百般寵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事情都順著他們。這種溺愛很容易導致他們缺乏感恩之心,認為父母的付出是應該的,有的甚至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向父母發火。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男孩懂得感恩,同時父母自己也應該有一顆感恩之心,隻有這樣,男孩才不會漠視父母的付出和關愛,自然而然地產生用孝心回報父母的心理。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讓父母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兒子就是父母的一麵鏡子,父母怎樣對待老人,兒子很可能就會照葫蘆畫瓢,把父母的所作所為照搬一下。也就是說,一個自己對老人很孝敬的父母,自然也能培養出孝順的孩子。現在,想要培養出一個懂得孝敬的兒子,你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做一麵鏡子,讓孩子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念軍的父母因為工作忙,不太關注他的生活細節,常常是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經常晚上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早上該起床的時候不起床。因此在家裏,奶奶幾乎每天都要跟他展開一場“拉鋸戰”:

“軍軍,準備上床睡覺了!”

“我還不想睡覺,再玩一會兒。”

“軍軍,該起床了,否則你上學會遲到的。”

“我不,讓我再睡會兒,困死了。”

“呀,遲到了!奶奶你怎麼不叫我啊!”然後,早飯也來不及吃的念軍就飛奔向學校,上課也無精打采。

於是,念軍成了他們班的“老大難”:遲到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上課時常常睡眼惺忪、書桌上也是亂七八糟;丟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媽媽開始發愁了,兒子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呢?

有些父母在談起自己的孩子時,總是痛心地說:“哎,我兒子不知道是怎麼了,現在壞習慣可多了,懶惰、逃課、吸煙樣樣毛病都有。看人家小德那孩子,特別懂事,見誰都趕緊打招呼,很有禮貌,平時總是主動幫他爸媽幹活兒。再看看我兒子,好吃懶做,壞習慣一大堆,同樣是父母,我怎麼就這麼命苦呢?”

父母的言語之中,仿佛孩子的壞習慣跟自己沒有關係一樣。可是,父母是否認真思考過,孩子表現出來的壞習慣真的就不存於自己的身上?自己對孩子有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不要以為通過苦口婆心的說教就能幫助兒子養成好習慣,改變壞習慣,最好的教育方式,還是讓孩子跟著你學。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麵鏡子,孩子的行為習慣就是父母的投影。

小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模仿父母,包括那些好的和不好的習慣。好的習慣,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而不好的習慣,會導致孩子變成父母的“翻版”,重新演繹父母的失敗之處。而且,等到兒子有初步的辨別能力,他會看不慣父母的不良習慣,從而開始與父母疏遠;而父母的嚴重的不良習慣,則會扭曲孩子的認知,甚至會影響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試想,如果父母有酗酒、賭博的惡習,又怎麼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培養出孩子的好習慣呢?因此,父母必須首先檢點自己的行為,努力養成良好的習慣,使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讓自己成為一麵明亮的鏡子,供孩子借鑒學習,這樣才能讓他健康成長。

要讓男孩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從哪裏著手呢?

1.父母要檢點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正麵形象

父母要注意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以免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爸爸媽媽喜歡通宵達旦地“壘長城”,那麼這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作息習慣,甚至使孩子小小年紀變成“賭徒”。

再比如,父母對待別人不夠尊重,經常諷刺鄰居,那麼孩子也會學得沒有禮貌。一旦父母有這些惡習,那麼即使說得再多,也不可能讓孩子做出改變。

這天早上,方慶上學又把作業本忘在家裏了,結果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回家後,爸爸對悶悶不樂的方慶說:“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丟三落四的毛病總也改不了!”

方慶顯得有些不服氣,反駁道:“哼,你別說我,你不也一樣?上次出去玩,你因為沒帶打火機,害得我跑了老遠才給你買來。”

兒子的話,讓爸爸頓時啞口無言。他自己都經常丟三落四,又怎麼能指責呢?想到這裏,爸爸決定,先把自己的毛病改變了,然後再來教育孩子。

父母通過端正自己的行為,以此來暗示孩子,這才是正確的教育做法。它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遠比語言教育更具長效性和穩定性。

2.給孩子做“示範”,讓他主動向你“看齊”

建中的媽媽每次在家裏打掃衛生時,都讓建中在旁邊“參觀”。看到原本亂糟糟的屋子經過媽媽的打掃後變得無比整潔,建中的眼睛裏滿是敬佩。

就這樣經過幾次觀摩後,建中有些躍躍欲試,對媽媽說:“媽媽,你真棒!我也要像你一樣,把我的小屋收拾好!”

媽媽笑著說:“好!我看看兒子是不是比媽媽優秀!”

雖然,建中與媽媽相比,能力還差得很遠,但他那種一絲不苟的態度,卻讓媽媽很是高興。而通過多次的努力,建中打掃屋子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現在,他也經常邀請媽媽參觀他的勞動成果了!

如果條件允許,父母可以在工作時,讓孩子坐在身邊,等你圓滿地完成後,孩子就會把你當成他的偶像,向你學習。家長的這種示範作用,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模仿的欲望,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還會注意父母的細節,會對如何工作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樣,當他開始工作時,就會避免那些容易出錯的地方,不會因為過多的挫折而降低積極性。

3.言行如一,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一定要讓孩子看到你的行動,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我要求你做到的,我自己也能做到,而且還做得很好。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父母主動讓座給老人,孩子就會通過模仿懂得尊老愛幼;父母尊重關心自己的長輩,把好吃的東西留給爺爺奶奶,孩子也會變得有孝心,對家庭有一種責任感;爸爸對兒子說,吸煙有害健康,那自己就先把煙戒了;情緒激動的時候,為了防止一怒之下打罵孩子,可以默數十個數,讓急躁的情緒暫時緩解;父母誤會了自己的孩子,要誠懇真摯地向孩子道歉……

這樣一來,孩子能夠從父母的行為中直接接受教育,就會改變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必須認識到:孩子很大一部分行為是通過模仿學來的,尤其是對於他崇拜的人。因此,父母要想在兒子身上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用具體化的行為來暗示他,幫助他擺脫不良習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