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哈佛處世篇: 第八章 托起手上的陽光,照亮別人的征程(3 / 3)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朋友、同事、鄰居,還有她的孩子及任何願意聽她講述的人。聖誕節之前,莫娜收集了幾大箱子鞋,她來到危地馬拉一所孤兒院。一大群孩子呼啦一下把她圍住。他們大多打著赤腳,看到皮箱裏成堆的鞋,興奮極了,一邊笑著一邊把每個箱子都翻了個底朝天。孤兒院修女感激地對莫娜說:“這些鞋也許是孩子們收到的唯一的聖誕禮物。這裏,很多孩子真的急需幫助、急需鞋子,越多越好。”

莫娜眼睛濕潤了,她點了點頭。她告訴自己:“我們必須再接再厲!”從此,莫娜到任何貧困的地方去,都帶著鞋子一起上路,隨時隨地與人“分享腳底板”。

■ 哈佛啟迪 ■

你從別人那兒獲得的任何東西都是你原先付出的東西的回報。另外,你所付出的額外服務也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回報。想想種植小麥的農民吧!如果種植一株小麥隻能收成一粒麥子,那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但實際上他的收成必定多出他所種植的好幾倍。

第133天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人的能力有大小,但隻要你舍得,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能為社會和他人作出貢獻。1995年,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87歲高齡的黑人奧西奧阿·麥卡蒂女士向南密西西比大學捐贈了15萬美元,用於成立一個資助經濟拮據的非洲裔學生的獎學金。

在長達75年的歲月裏,奧西奧阿·麥卡蒂一直靠為別人洗熨衣服勉強度日。她小學六年級輟學回家,照看沒有兒女、疾病纏身的姨媽,之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學校。麥卡蒂終身未嫁。從1947年起,她一直住在姨父送給她的一所小房子裏。她從來沒買過汽車,87歲高齡時還得推著自己的購物車步行1英裏多路,去最近的食品店買食物。在此期間,她一直在存錢,存下的錢也一直在當地的銀行裏生息。1994年年底,由於雙手得了關節炎,她不能再給人洗熨衣服了。她找到了銀行職員,決定捐出60%的存款來資助家境貧困的年輕人上大學,其餘部分捐給她所在的教會和親戚。

1995年8月,哈蒂斯堡高中18歲的斯蒂法妮·布洛克是第一個獲得奧西奧阿·麥卡蒂獎學金的優秀畢業生。同年9月,奧西奧阿坐火車去首都華盛頓特區,光榮地出席了國會黑人同盟舉行的年度宴會。幾天後,克林頓在白宮接待了她,向她頒發了國民勳章。奧西奧阿·麥卡蒂睿智善言、心直口快,雖然非常喜歡華盛頓政府對她的獎勵,但並沒有受寵若驚。她節儉一生,因為她既了解缺錢的苦惱,也懂得亂花錢是愚蠢之舉。她坦然接受了生活強加於她的責任,卻希望更多年輕人能獲得她失去的受教育機會。她通過自己的行動實現了這種得與失之間的平衡,這足以令她感到欣慰。

■ 哈佛啟迪 ■

幫助他人還要堅持不懈,不要一時興起,不要這也幫那也幫,不高興的時候就誰都不幫。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現代社會,在金錢的衝擊下,很多人一舉一動都在考慮著自己的利益,更別說幫助別人和堅持不懈地、無私地始終如一地幫助他人了。助人為樂一直是受社會所尊敬的優良品質。

第134天 “舍得”的個人境界彰顯偉大的德性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將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名澳大利亞科學家巴裏·馬歇爾和羅賓·沃倫。

20多年前,沃倫最先發現,隨後又與馬歇爾一同發現並確認幽門螺杆菌是人體罹患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誘因。此前,人們一直認為不良飲食習慣和精神緊張是胃腸潰瘍的誘因。“我當時隻是認為那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新發現,”沃倫說,“從來不想它是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那類重大發現。”

為了實驗,馬歇爾為此一度付出了健康代價。為了打消科學界同人對人體腸胃內存在幽門螺杆菌的疑問,馬歇爾喝下了一份含有這種細菌的培養液。“當時,他打算自己患上潰瘍,再自己施行治療。1981年加入研究項目的馬歇爾抱著這種想法,大膽進行實驗,他的目的,是要“證明幽門螺杆菌可以是普通人體內的一種病原體”。

馬歇爾為這件事情想了幾個星期,然後決定做了再說。幸運之處在於,他隻是暫時受到了感染。內窺鏡檢查顯示,他的胃部炎症病灶周圍滿是幽門螺杆菌特有的螺旋狀細菌影像。

馬歇爾患病過程中承受了胃痛、惡心和嘔吐的極大痛苦。他的妻子向他提出要求:“不隻是科學,還應顧及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孩子。”而馬歇爾的異常之舉所顯示的,是為科學奉獻自我的精神。

■ 哈佛啟迪 ■

馬歇爾以“舍得”的個人境界彰顯了偉大的德性。無論中國的孔子還是西方的亞裏士多德都認為“美德”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而且必須體現在人類的行為中。唯其如此,人類社會才能和諧進步,才能文明昌盛。

第135天 舍得花時間、花金錢去關注貧窮的國家和群體

保羅·法默醫生是世界上願意付出時間的人之一。他父母掙的錢永遠無法滿足6個孩子的溫飽。他在童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住在佛羅裏達州一處停車場的房車裏,其間還在一艘船上住過較長時間,還在帳篷裏住過一陣。盡管如此,父母仍然給了他一些比衣食更為重要的東西:永不知足的好奇心和縝密的思維方法。許多從小在貧困環境中長大的人巴不得立刻擺脫貧困,法默卻不這樣。他也想擺脫貧困,至少是擺脫貧困所帶來的最壞結果。在從杜克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畢業之前,他就立誌終生用高質量的醫術為窮人服務。

1987年,他與同事金鳩永、好友奧菲麗亞·達爾以及波士頓企業家湯姆·懷特共同創辦了“健康夥伴”組織,湯姆·懷特在一開始就拿出了100萬美元資助法默及其海地同行在該國中部的康吉市創建桑特醫院。

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在此後幾年裏,法默每年用大約4個月的時間在波士頓的布裏格姆婦科醫院工作,以便掙夠生活開支,其餘時間都在桑特醫院行醫,或者建立一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同等重要參考價值的新型公共醫療衛生模式。法默住在醫院旁邊一處鐵皮屋頂、水泥牆的簡陋房子裏,屋裏沒有熱水供應,隻有一個稱得上是奢侈品的抽水馬桶。

■ 哈佛啟迪 ■

世界上還有不少貧窮的國家和群體,他們需要幫助。如果漠視窮人的生存權,那麼被普遍倡導的人權無疑是蒼白的、悲哀的。所以,要舍得花時間,舍得花錢,去關注貧窮的國家和群體,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136天 人心隻有向善,才能被陽光照耀

1935年,在紐約市一個最貧困、最髒亂的地區,發生了司空見慣的偷竊案。法庭上,一名老婦人因偷竊麵包正被審問。老婦人頭發淩亂,手在微微發抖,她囁嚅著說:“原諒我……我需要麵包,來喂養我那幾個餓得直哭的孫兒,他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她抬手去抹眼角的淚水。

聽老婦人訴說,法官冷若冰霜,當庭宣稱:“我必須秉公辦事,你可以選擇10美元的罰款或者10天的拘役。”

判決宣布後,時任紐約市長的拉瓜地亞從旁聽席上站起來,脫下帽子,放進5美元,然後向其他人說:“現在,請諸位每人另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喂養孫兒的城市。”旁聽席上的每個人聞之汗顏,紛紛捐出了50美分。

按理說,一個人偷竊麵包被罰款,是應該的。但是,這卻是一個極其貧困的老婦人,她偷竊的背後是什麼呢?拉瓜地亞說得明白——社會的冷漠!因而我們應為冷漠付費!他告訴我們,人和人之間,並非孤立無關的;人來到這世間,作為社會的動物,是訂有契約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人生在世,誰都有可能遭遇危難和困境,誰都有可能成為弱者,如果我們在別人危急的時候不援手,誰能擔保自己不會吞咽孤立無援的苦果?

■ 哈佛啟迪 ■

人心隻有向善,才能被陽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約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這種人類社會契約的人是高貴的;懂得為冷漠付費的人是明智的。

第137天 要擺正錢的位置

肯尼斯·貝林是美國最富有的400人之一,卻常常得不到快樂,他說:“一些人畢生都在追逐金錢,絕大多數時間卻一無所獲。另一些人掙的錢多得花不了,自己卻活不過他們開的那些公司。這兩種人都在朝著他們所認為的幸福不停地勞作,但是他們都錯了。”

事情發生在1999年,肯尼斯·貝林乘坐私人飛機到了羅馬尼亞。在當地一家醫院裏,71歲的貝林第一次把一位上了年紀的殘疾人扶到了輪椅上。從那一瞬間起,他對人生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貝林來非洲之前,聖徒慈愛協會專門找到他,希望他能夠用私人飛機順路帶些捐贈物品到羅馬尼亞,包括肉罐頭和6把輪椅。坐上第一把輪椅的老人,他妻子過世了,他又中了風不能行走,如果沒有輪椅他隻能永遠待在屋子裏。

“他老淚縱橫,並且告訴我說:‘現在,我可以走出院子,和鄰居們一起抽袋煙了。’我隻不過把他扶上了輪椅,但就好像幫他恢複了人格尊嚴。”77歲的貝林接受《英才》專訪時說:“生平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快樂。為了保持那種感覺,我願意盡我所能去做任何事。”

羅馬尼亞之行,點燃了貝林從事慈善事業的激情,接下來的幾年裏,他經常到非洲的醫院、東歐的國家及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開展慈善愛心活動。2000年,貝林創立了“輪椅基金會”。根據其網站數據,到2005年5月,輪椅基金會向全球130多個國家捐贈了超過37萬輛輪椅。

直到晚年,貝林才找到了自我實現的途徑。在《為富之道》一書中,貝林講述了他如何從大衰退時代的窮小孩,到成為美國最富有的400人之一,再到成為慈善家的經曆。

1928年,貝林出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農戶家裏,他祖父母是從普魯士和瑞士移民到美國的。當年家境很貧困,父親一小時掙25美分,母親幫別人洗衣服、打掃衛生,一家人收入微薄,生活很不容易。貝林在中學之所以熱衷於橄欖球,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學校是第一個讓我洗到熱水澡的地方”。

“我是自己成長的。他們讓我自行其是,讓我自己做出重大決定,因為他們都在為謀生而奔命,幾乎沒有時間來管我。我變得有點兒不耐煩,我不喜歡做窮人,”貝林說,“但是這種經曆,使我渴望走出去,而且做什麼事情都無所畏懼。”

在7歲那年,貝林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賣報紙。每賣掉一份報紙,他就能掙1美分。此後,他又幫別人裝卸牛奶、修剪草坪,並在牧場、乳酪廠和雜貨店等地方工作。“做一切可以掙到美元的工作”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高中畢業以後,貝林成為二手車銷售員,最後成立了自己的汽車經銷商公司。後來,他變成了房地產開發商,搬到加利福尼亞。27歲那年,他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他擁有頂級豪宅、世界級經典汽車、私人飛機,在1988~1997年間他還擁有西雅圖海鷹橄欖球隊。應有盡有,貝林似乎什麼都不缺了。但是,他總覺得自己生命中缺少了某一樣東西。直到他把人扶上輪椅時,他才找到了這種東西。

當別人坐上輪椅並把便利和自由的意義告訴他時,貝林深受感動。“很多人都告訴我說:‘這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想去死到想活著。’”他說。

到發展中國家的旅行,貝林更加感恩社會,他說:“自由並非天生而來,我們需要付出代價。我們需要不斷地奉獻並且不斷努力,這麼做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為了享受奉獻所帶來的快樂。”

不少人都這樣,為自己在找到目標以前虛度了那麼多年的光陰而深深遺憾——並非自己不渴望去尋覓,而是以為錢掙得多就是目標。結果,他們把梯子靠錯了牆,爬到頂才發現錯了。

■ 哈佛啟迪 ■

錢實在是個太有誘惑力的東西了,以至於很多人把它當作終生的追求,更有甚者把它作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這簡直是太荒謬了。追求錢當然是沒什麼錯,但要擺正錢的位置,才能讓錢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錢和朋友、親人、愛情、正義、祖國等相比,怎麼取舍,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