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哈佛處世篇: 第七章 果斷舍棄,才能獲得更多(3 / 3)

為了在車站前拉活兒方便,他索性挨著亭子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裏麵用磚頭搭了一塊木板算是“床”,棚頂上的接縫處露著一道道青天。夏天,棚裏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凍成冰坨子。白芳禮就在這裏麵住了整整5年。

■ 哈佛啟迪 ■

一次次小小的舍得,產生的是巨大的愛的力量。受惠於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看到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看到了比彩虹更美的人的心靈。人的身份沒有高低,但舍得之境界,會使人形象變得高大。

第116天 舍棄個人“小福”,最終實現國家和人民的“大福”

鄧稼先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隻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隻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隻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麵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係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饑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嶽父那裏能多少得到一點兒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幹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

■ 哈佛啟迪 ■

鄧稼先數十載隱姓埋名,投身於我國的國防事業,他舍棄的是個人“小福”,最終實現了國家和人民的“大福”。如果沒有舍得的境界,他不會離開美國;如果沒有獻身精神,他不會選擇兩彈試驗事業。

第117天 放棄夢想可能會成為走向成功的捷徑

法國少年皮爾從小就喜歡舞蹈,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魅力,得到台下觀眾的鮮花和掌聲。可是,天不遂人願,皮爾生在了一個平民家庭中,父母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來送皮爾上那些隻有富人才上得起的舞蹈學校。為了養家糊口,皮爾的父母將他送到了一家裁縫店當學徒,希望他學一門手藝能幫助家裏減輕負擔。皮爾非常討厭自己的這份工作,不僅因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報酬還不夠他自己一個人的生活費,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讓他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終於,皮爾不堪忍受這樣的生活了,他想要自殺,因為他覺得與其這樣痛苦地活著,還不如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在皮爾準備跳河自殺的當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從小就崇拜的“芭蕾音樂之父”布德裏,皮爾想,隻有布德裏才能明白他這種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他決定給布德裏寫一封信,希望對方能收下自己做學生,而如果布德裏不肯收下他,他就自殺。

很快,皮爾收到了布德裏的回信。當皮爾用顫抖的雙手展開信紙的時候,卻發現布德裏並沒提及收他做學生的事,也沒有被他要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所感動,而是在信中講述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曆。布德裏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因為家境貧窮無法送他上學,他隻得跟一個街頭藝人跑江湖賣藝……最後,他說,人生在世,現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理想與現實生活中,首先要選擇生存。隻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星閃閃發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人隻有努力珍惜自己眼前所擁有的,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布德裏的回信讓皮爾猛然省悟。後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並得到了裁縫店老板的賞識,將自己的一身本事全都教給了皮爾。從23歲那年起,皮爾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就是皮爾·卡丹。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皮爾·卡丹說,當自己長大之後再回想童年,他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具備舞蹈演員的素質,當舞蹈演員隻不過是少年輕狂的一個夢而已,是布德裏先生的一封信擊碎了他兒時的夢幻,讓他走上了現在這條成功之路。

■ 哈佛啟迪 ■

夢想,多麼美好的一個名詞。古往今來,因為堅持夢想而最終成功的人不計其數,人們常常讚譽那些功成名就的幸運者,認為必須堅強、執著、永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可是,當夢想照進現實,我們往往會發現,其實夢想並不是非堅持不可的,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放棄也可能成為走向成功的捷徑。“條條道路通羅馬”,此門不開開別門。尋找到與自己才能相匹配的新的努力方向,同樣有可能創造出新的輝煌。

第118天 隻有懂得知足,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個台階

有個人想出了一個捕捉火雞的好辦法,他用一個大箱子製成了一個陷阱,然後在箱子裏放上玉米粒以此來引誘火雞走進去,一旦火雞進去了,隻要他一拉繩子,就能把進口堵上,裏麵的火雞就再也逃不出來了。

這天,他用自己做的陷阱來捉火雞。不一會兒,箱子裏的玉米粒就把火雞引來了,而且火雞的數量越來越多,從1隻到3隻,再到7隻8隻……這個人興奮極了,他這個星期的計劃就是捉到10隻火雞,沒想到現在一下子就捉到了8隻。他很想一次性再捉兩隻火雞,但是他沒帶多餘的玉米粒,如果現在堵住出口,那明天就還得再來。於是,這個人決定再等一等。

這個人正想著,一隻吃不到玉米粒的火雞溜了出來。他懊悔地想:“剛才真該拉繩子,好吧好吧,你快回去吧,8隻我也知足了,你再回去我就拉繩子。”就在他猶豫的時刻,箱子裏的火雞又出來兩隻,兩隻之後又是兩隻……

最後,這個人眼睜睜地看著那群火雞心滿意足地離去了。箱子裏什麼都沒有了,包括他的玉米粒。

■ 哈佛啟迪 ■

俗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取之不易,舍亦太難。”當我們積極進取的時候,知足便是一個擰開你的心門的鑰匙。當我們欲取而不得的時候,知足常樂無疑是明智神勇之舉。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人生有時就是這麼矛盾,人也就是生活在這種矛盾之中。有取必有舍,有苦才有樂。事實上,人生最忌猶豫不決,患得患失,隻有懂得知足,懂得舍棄,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個台階。

第119天 舍棄該舍棄的,留住該留住的

從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年紀很大了,但卻一生無子,沒有辦法確定王位繼承人。可老國王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想盡快培養一個繼承人,於是他對全國的人民宣布,要在適齡的孩子裏選一個做繼承人。

國王然後命令手下的官員們發給那些適齡的孩子每人一粒種子,告訴他們:“3個月之後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來,他就將是我的繼承人!”於是,孩子們都回到家裏精心地培育,希望3個月之後國王巡街的時候可以看上自己種的花。

3個月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國王讓孩子們捧著自己的花站在自家門前,然後國王騎上馬巡街,以此來挑選自己的繼承人。

每家每戶的孩子們都捧著萬紫千紅的花卉站在街邊,等待老國王來看自己的花。然而,老國王走了一路,都沒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盆花,他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了。忽然,老國王看到一個很羞澀的男孩抱著空的花盆站在街邊,於是眼睛一亮,連忙下馬向男孩走了過去。

老國王問道:“孩子,為什麼你的花盆是空的呢?”

孩子羞愧地說:“敬愛的陛下,我很用心地去種了種子,但是它卻一直沒有發芽。我本來以為是花盆的問題,結果換了一個花盆以後它還是這樣的。我又以為是泥土的問題,但是換了泥土以後它還是沒有發芽,我用盡了各種辦法,可是這粒種子就是不肯發芽。”說完這番話,孩子的眼中已經滿是委屈的淚水,馬上就要哭出來了。

可是國王卻一點也不替這個孩子感到惋惜,他高興極了,對這個孩子說:“孩子,你不用委屈,你種出的這朵花是全國最漂亮的!”然後轉過頭對著自己身後的大臣們說:“這個孩子,他就是我的繼承人!”原來,老國王給孩子們發的種子都是煮過的,根本不會發芽!

讀完了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讚美這個孩子是個誠實的孩子,他因為自己的誠實,而得到了國王的賞識。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沒看到,這是一個關於放棄的故事。

這個孩子固然誠實,但我們要知道,他所放棄的卻是成為國王繼承人的機會!為什麼在國王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會這麼難過,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花盆是空的,一點兒也不漂亮,絕對不可能成為繼承人了,然而在誠實和繼承人的誘惑之間,他選擇了誠實,而最終,他對於誠實的堅持讓他成為國王的繼承人。而其他的孩子和他的做法恰恰相反,舍棄了誠實,而選擇了抓住機會討好國王,沒有抵擋住成為繼承人的誘惑,最終,他們什麼都沒得到。

■ 哈佛啟迪 ■

生活中有的東西可以舍棄,比如金錢、地位;但是有的東西是不能舍棄的,比如正直、善良。如果選擇錯了,就不會取得成功。讓我們學學那個捧著空花盆的孩子吧,舍棄該舍棄的,留住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第120天 生命中不能負擔過重,放下包袱就會無比的輕鬆

一個誌向遠大的熱血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裏迢迢跑來找聰明絕頂的無際大師來為自己答疑解惑。

青年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血流不止;嗓子因為長久呼喊而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為什麼我離自己的理想還是那麼遠?”

無際大師敏銳地注意到了他的包裹,於是問他:“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麵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沒有它們,我肯定到不了您這兒。”

無際大師一下子明白了青年的問題出在哪裏,然後,大師帶著他來到一條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上船趕路吧!”

“什麼,扛上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

“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笑著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好好看看你的包裹吧,把沒用的東西扔掉,你就會發現自己無比的輕鬆。”

青年終於懂得了這個道理: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 哈佛啟迪 ■

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東西能使我們的人生得到升華。但是,如果不把它們放下,就會成為人生的包袱。畢竟,我們不能扛著船趕路;畢竟,生命中不能負擔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