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7 誰在背後陰你(3 / 3)

潘小山瞪著他那水靈靈的大眼睛,哼哼著。

“那我就不嫁,你養我一輩子!”

龍靜立刻熄火,沒辦法,這裏整個男女優勢顛倒,她這個外來人是說不清滴!

龍曦在那邊忽然道。

“我看這人談吐不一般,好像她在套你什麼話……”又想了想道,“不會是有意的吧?”

龍靜笑笑。

“你們想的就是多,我都不認識她,也不接觸像她這樣的人,她有意什麼、套什麼話。我看就是路過,趕巧了,沒什麼的。”

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裏卻也感覺出慕容有點套話的意思,可隻要一想自己也沒什麼值得叫人惦記的就不再想了。

慕容在橋頭鎮租了個小院,又雇了一家人打理瑣事。她打算暫時在這裏住些日子,雖然她人出來了,可在刑期結束前還是不方便拋頭露麵,而這段時間她也想好好歇歇,好好想想,順便把那織染布匹的方子查清楚。

從龍靜那裏回來她一個人坐在炕前的炕桌前,提筆在紙上一邊回憶龍靜說的話,一邊寫,想推斷出什麼來。

和龍靜聊了這麼久,確定了幾件事:龍靜是外鄉人,在這裏落腳還不到一年,這裏沒有一個親戚朋友,認識的多數是村裏的人。

龍靜做的飯菜確實一絕,味道容易叫人上癮,在附近村裏的幾家紅白喜事上幫過忙。

龍靜在鎮上買過自製的小點心,收益還不錯。

龍靜參加陽穀縣佛家的廚藝大賽是臨時興起,至於為何要下金玉滿堂樓,是因為佛家的小公子仿製了龍靜的香脆和福氣餅。

為這件事龍靜生氣是真的,但要說生起報複心卻也談不上。人就是這樣,和自己地位差別太大有了衝突,也就是在心裏抱怨幾句,真要說具體行動不太可能。

其他的事情看不出什麼,隻有這件事慕容抓住了兩點,一個是龍靜的香脆和福氣餅價格定得很高,三十文一塊的價位像和龍靜一樣的人買不起,但龍靜賣出去了,說是一個朋友幫忙的,那這個朋友絕對不是和龍靜一樣的鄉下人。而且,龍靜還說了和那個朋友一起參加過佛家小公子的宴請。龍靜說過和佛家小公子不熟,這些日子她特意在陽穀縣打聽了佛家背景,雖然比不上她以前接觸的人家,但在陽穀縣可算是大商戶了,她知道年末這樣的人家都會舉辦個什麼宴會,這樣的宴會不是什麼人都能參加的,至少不是龍靜這樣的人能參加的,可龍靜去了,那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因為那個朋友。兩件事綜合一起,說明龍靜的這個朋友非商即官。也就是說是商人,應該和佛家小公子差不多的身份,是官員也是商家用得著的,最次也是那個圈子裏的。

慕容那是精明到骨子裏的人,識人自有一套,盡管和龍靜接觸不過小半天零一夜,可能感覺到這個人可不是一般的鄉下人,談吐舉止、那一手叫絕的好廚藝、蓋得房子修的院子,都能體現出其人的不凡。另外之前從佛春那裏就了解過龍靜大致的情況,如今看來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自在的很。更叫她驚奇的是這家人的幹淨程度是她從未見過的,進屋換鞋,飯前便後洗手,睡前洗腳,臉有臉盆、腳有腳盆,外衣有外衣掛的地方,鞋有鞋放的地方,出外有出外的衣服,在家有在家的衣服,有的地方她都比不了。別忘了,這裏是鄉下啊,是一天到晚都為了一口飯不停地張羅的鄉下,哪有閑情講究這個,可偏偏就在龍靜家裏就實現了。

說實話,她看了那些孩子換上鞋,換上衣服,把書包一甩直接紮進洗漱室,洗完該吃吃該喝喝該說說,該鬧鬧,就是龍靜的那個弟弟,那麼大人了,還拿著根繩滿地逗小貓玩……她都有點想在那裏長期住下了。

她從小生活貧困,從記事起就看到全家人為生存焦慮,長大後自己為出人頭地打拚,背上的重量從來沒減輕過,更從來沒有這樣的童年,沒有這樣放鬆的家裏。每日裏沒完沒了的事,沒完沒了的算計,她以為所有人都這樣,可當看了龍靜才知道也有人不是這樣的,人也可以這樣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