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8 氣勢洶洶去算賬(1 / 3)

第二卷 28 氣勢洶洶去算賬

就衝這些她推斷出龍靜那個朋友也不是普通人,有可能是得知龍靜的點心叫佛家小公子仿製,為了給龍靜出這口氣才設了這麼一個局。而龍靜那個朋友也許是織染方麵的師傅,也許其家裏從事這方麵,總之是布行內的人,不然不知道寧家的困境,也不可能了解佛春的情況,更不可叫這個局實現。

可是為什麼她說自己有個朋友叫九紅,連樣子也說了,龍靜卻無動於衷呢,龍靜那樣子絕不是裝的,要是真認識九紅也裝不出來。

難道那個九紅背後還真的另有其人?

慕容的筆在九紅這兩個字下麵重重的畫了一個圈,有了這個範圍在查出這個人應該不難……

就和龍靜接觸了一次就能推斷出了事實的大概,不能不說慕容的確厲害,不怪佛春那麼想得到她!

俗話說,幾家歡樂幾家愁,蘇秀衣派出的九紅查點著佛家在陽穀縣的生意鋪子,歡喜異常,而佛家在這個時候卻在分家變賣物品、遣散下人,一片愁雲慘淡。

陽穀縣的佛家老輩姐妹三個,小輩七個,這全是嫡係,旁係也有幾支,在陽穀縣是最大的家族。原來都在一起生活,生意也由大房,也就是佛小的母親掌管,包括旁係的生意,後來佛小母親過世,就由佛小姐姐佛明掌管。

佛家人無論男的還是女的壽命都不長,一般四十左右就沒了,到了佛明當家的時候,佛家老一輩隻剩下一個,還癱瘓在炕上,全是小一輩,年輕人對家族觀念本來就沒有老人那麼強烈,有利益在還行,現在沒利益了立刻要求分家。

從當初攀附上古城的佛家到現在,陽穀縣的基本生意都和古城的佛家有關係,這也是佛春為什麼在那邊動動筆,這邊的佛家就有了這麼大的震蕩,蘇秀衣也是看到了這點。

佛明麵對這麼大的變故表現的還是很鎮定的,主持著分了家,然後又開始著手處理家事。

失去的隻是公用的產業,私產還是有的,也足夠維持生活,但從下往上容易接受,反過來就不容易接受的了,因為生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就拿佛明來說,原來住的大宅不能再住了,仆人也遣散的隻剩下了一對夫婦,除了給佛小準備的嫁妝沒動和姐弟名下的田產沒動,大的店鋪是公用的,叫九紅接收了,小的店鋪佛明直接盤了出去。還有佛明在家族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畢竟當初攀上佛春是佛明的主意,別看得到實惠的時候沒人說什麼,可到了眼下說什麼都有。不但家族的地位沒了,甚至在陽穀縣都呆不下去了。

“小弟,你聽姐姐跟你說。”佛明望著弟弟,冷靜理智地分析,“咱們雖然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可這都是自己認為的,人們都有仇富的心理,以前動不了佛家,但現在……”搖了搖頭,“牆倒眾人推,何必還要耗在這呢。還有,你我姐弟的名聲在佛家風光的時候那是人們敬著,現在說不定就能帶來禍事,不可不防啊!所以我們必須離開陽穀縣。”

這才是佛明最擔心的,自己沒什麼,但弟弟經不起任何意外,佛家雙璧,名聲在外,以前沒什麼,現在佛家完了,她不得不多考慮些。

佛小沒有姐姐那麼堅強,自從得知佛家這麼大的變故閉門不出兩天,水米不進,躺在炕上不是睡覺就是發呆,佛明這兩天一直在外麵忙,今天終於把所有的事都處理完了準備收拾搬家離開,才過來和弟弟說明了。

佛明輕輕梳理著弟弟的頭發,慢聲細語地解釋著,佛小呆板的神情有了變化。

“那為何一定要去橋頭鎮呢?”

“有兩個原因。橋頭鎮是距離邊境最遠的鎮子,鎮上住的多數都是退下來的邊軍,相對其他的鎮安全。另外,安排流民有數,特別是最近有個村子叫靠山屯,聽說了,那裏的人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在這樣的地方住著也舒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聽說了通往涼州邊境的官路要重鋪,正好經過橋頭鎮。你想想,到那時候,給邊軍送糧草衣物的行商都要經過橋頭鎮,我們做什麼不能發?”佛明滿懷希望地憧憬著,“我想過了,咱們姐弟單幹,和佛家沒關係,慢慢起步,打穩基礎,一定會比現在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