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這麼多人兩三天也就種上了,蓋房子就是脫坯得幾天……”
“我家有土坯,準備蓋廂房,先拿去用著吧,我那也不急。”
“我家也有些,石頭也是現成的,我再去問問其他家,湊湊應該就夠了。”
七嘴八舌地說了自家都能提供什麼,就這樣把這新來的三家種地和房子的事解決了,村婆婆這才趕車繼續走。
王爺爺有點激動。
“這村好,我們算來對了!”他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沒一個幹活的人,正愁呢,現在全有著落了。
龍靜也感受到了村子的祥和氣氛,有個好環境確實不錯。
這時周家的主夫說話了。
“村婆婆,種子自己買嗎?”
“自己買。”村婆婆看了他一眼,點頭。
周家主夫歎了口氣。
“去掉種子錢,再去掉雜七雜八也落不了幾個錢了啊。”像是自言自語。
龍靜算算,對照現代錢幣,一文錢等於一塊錢,蕎麥種子一斤二十元,一畝地一斤多點,周家五口人,三十畝地,去掉種白菜的地,五百文錢,確實剩不下多少,何況還有菜籽錢。不過這裏的種子沒這麼貴吧?
“你們是新來的,種子算你們五文。”
周家夫婦大喜。
“那真是太好了!謝謝村婆婆了!”
“誰來都這樣。”村婆婆毫不領情。
這老太婆脾氣還真是又臭又硬!龍靜心說。
馬車往北走了一段路進了西邊一個胡同,一直往西,過了三家停下。
“到了。這幾天你們先住我這,東廂房周家住,西廂房王家住,小丫頭跟我住正房,待會給你們稱米。
這是一個占地有一畝地大小的院子,一米五六的圍牆,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十間,屋後兩側東西廂房各十間一直連接到南牆下。廂房後麵種著一排排楊樹,屋前種著菜,還有一口轆轤井,屋後種了一些果樹。龍靜認出來是蘋果、沙果、李子、杏、梨,還有櫻桃,都開了花,雪白的、粉紅的,屋前屋後也都爬滿了植物,看上去很有點桃花源的味道。
在院門口卸了馬車,村婆婆吩咐龍靜把棗紅大馬栓進馬棚裏,馬棚就在靠南院牆的一間廂房,旁邊是糧草屋子,對麵是車棚。
栓好馬龍靜拿著自己的行禮背包進了主屋,離地麵兩尺多,門口砌著石台階,門是向裏開的,屋子很矮,也就兩米多點,間量也很窄,但縱向深。對著門的北牆是一麵窗戶,窗戶下麵對麵兩個鍋台,挨著鍋台擺著兩溜鄉下用的缸,上麵放著鍋碗瓢盆等。東西是兩個起居室。
“你住西屋,西麵那個鍋台是你做飯用的,放下東西,跟我來稱糧。”不知什麼時候村婆婆在門口叫了聲。
龍靜連忙答應著,進了西屋,北麵一鋪土炕,靠著炕是一張髒兮兮的桌子,地上是坑坑窪窪的土地。
“小丫頭你還磨蹭什麼呢!”窗戶外出現了村婆婆的獨眼。
“來了!”龍靜嚇了一跳,村婆婆那張臉冷不丁看了還是很嚇人的。
稱糧就在屋後的東廂房,還沒等接近從一棵樹果樹後麵竄出一條大黑狗,小牛犢大小,兩隻眼睛黑亮的攝人,渾身上下油光水滑,龍靜又被嚇了一跳。
大黑狗對著她一呲牙,就不再理她樂。
“怎麼有這麼大的狗!”
周家婦人道。
“這是狼和狗配的種,通人氣,還厲害,看家最好!”語氣很羨慕。
村婆婆沒說話,取出腰上一串鑰匙打開一間廂房門,帶著幾人進去,裏麵堆著用麻袋裝的糧食,屋中間放著大稱。
村婆婆指了指王爺爺。
“先給你家稱!”叫龍靜和周家婦人幫忙,“每人一百八十五斤蕎麥,一百八十五金高粱米,那邊是蕎麵,那邊是高粱米。麵都是磨好的。”
龍靜和周家婦人去抬麻袋,這一抬龍靜覺得怎麼這麼輕鬆呢,再看周家婦人吃力的樣子,也連忙裝出吃力的樣子,心裏卻十分疑惑。
給王爺爺稱完糧,送過去,接下來給龍靜稱,最後周家婦人稱完糧,村婆婆給她們分布,發五百文錢,各自回屋去了。
龍靜看著自己四麻袋的糧食,想起剛才搬起的那股輕鬆勁,看看雙手,沒什麼變化,再挽起袖子看看胳膊也沒什麼特別之處,最後來到窗台看了看,沒人,回來彎腰去抱麻袋,叫人驚愕的事情發生了,她竟然輕鬆無比地就抱起來了!剛才過稱的時候可清楚地看到,這一麻袋糧食九十多斤啊,她連五十斤大米拎著還費勁,怎麼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