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國資(1 / 3)

二零零一年的元旦過後,淮海國資管理集團就正式在國金大廈掛牌成立。這也是淮海省首次在國企改製方麵率先全國進行的試點摸索,但為避免在國內引起較大的爭議,也沒有大肆聲張的搞什麼掛牌儀式,消息也隻是在省內的媒體上刊登、播報。

雖然徐沛是一個很在乎政治聲譽的人,但也不能肯定這一步走出去會驚起怎樣的波瀾,而他更在乎的是淮海國資成立之後,在淮海國資旗下推動南灣湖大學城啟動建設,確保南灣湖新區建設的旗幟還抓在計經係的手裏。

在崔衛平等胡係官員乍露鋒芒之際,即使考慮當前的省財政規模遠談不上寬裕,徐沛依舊毫不猶豫的同意省財政來兜底、推動大學城建設,自然有他的一番權衡。

此時啟動大學城建設,徐城在校大學生總數到零六年、零七年左右差不多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再翻一倍,擴大到五十萬人以上。

這不僅將加強淮海省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地位,同時還將鞏固淮海省未來經濟,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麵的潛力跟空間。

將容納二十五萬師生學習、生活的大學城,除了能直接推動南灣湖新區啟動大規模的建設、推動徐城城區大踏步往東發展之外;徐城作為一個高校雲集的城市,高校總體規模擴大,必然也有利於城市及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

走出這一步,隻要在未來三五年內不誘發係統性的財務危機,徐沛在淮海省內的地位將無人能撼動。

徐沛有著如此迫切的心情,故而在淮海國資旗下注冊成立的南灣湖大學科技園控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學城控股,也同一天在國金大廈掛牌成立。

雖說此時的省財政不算寬裕,但為了確保南灣湖大學城能在上半年就先啟動三個校區的建設,與各院校一起,第一批就撥出二十億的資金,注入大學城控股作為注冊資本。

大學城控股,作為南灣湖大學科技園投資建設的主體,將與淮海煤業、東江電力、淮海電氣、淮海融投、國信投資、東江地產、淮海建工等大型集團一起,成為淮海國資的核心子公司。

淮海建工集團,作為省內曾經的工程建築行業龍頭老大,這幾年卻深受國資企業之間的工程債款拖累,兼之對東華的市場介入遲鈍,發展要比省內其他建設企業慢了許多。

淮海建工,即省建集團不僅發展速度,就是在規模上,如今都叫渚江建設、徐城建工、東華港建等省內大型建築企業超越過去。

以濱江商圈、鵬悅現代城建設為契機,渚江建設、融信建設等建築集團湧入,兼之徐城建工等企業發展較快,淮海建工就是連在徐城固有的市場份額都保不住。

肥水不流外人田,南灣湖大學城或直接或間接幾乎都將由省財政拔款建設,期間承擔的建設負債也都將省財政負責兜底,指定由利益一致的省國資企業淮海建工承攬工程建設,在程序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淮海國資內部一定要通過市場招標確定南灣湖大學城的建設商,似乎也沒有不可。

故而,為了將總投資可能會超過五百億的南灣湖大學城工程承攬下來,都不用沈淮、蔣益彬他們去做工作,淮海建工幾乎是倒貼著找上門來,哭著喊著要求第一批就置入淮海國資旗下。

淮海建工零零年的建築產值都沒有過百億,隻要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將南灣湖大學城的工程都承攬下來,未來幾年的收入至少能翻上一倍。

以省財政兜底的這麼一個超大型工程,這時候自然是更沒有理由不交給淮海建工承攬了。

加上東獅集團、徐東鐵路控股集團等企業歸屬省國資的股權資產,淮海國資在成立之初,資產淨值就高達三百二十億。

即使放在國內與骨幹企業相比,淮海國資也是名符其實的巨無霸。

省政府最終還是同意淮海國資實行董事會製度,在董事會之下設立執行監督委員會,作為淮海國資的常設決策機構,以決定並監督集團及所屬子公司的重大建設及投資項目。

除了由蔣益彬、沈淮、孫浮敬等黨組成員外,核心子公司一把手,戚光偉、胡泓偉、秦大偉、周偉民、胡舒衛、省建工集團董事長葛祖均以及東獅集團董事長劉繼周等人,都進入執行監督委員會。

劉繼周並無體製內身份,劉繼周家族持有東獅集團20%的股權,同時劉繼周作為東獅集團運營團隊的總負責人,故而得以擔任東獅集團的董事長。

淮海國資對東獅集團也隻是參股,而無控股,未來還將進一步縮減持股比例,但沈淮提名劉繼財進入執行監督委員會,實質是希望淮海國資未來的管理決策,能從體製外引進更多的新鮮血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