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一張卡片上,看到“十項要忘記的事”:

一、忘記你施與別人的恩惠。

二、忘記別人對你的誇獎。

三、忘記你和別人的爭吵。

四、忘記你過去的失意。

五、忘記誰是你的敵人。

六、忘記別人加諸你的惡行。

七、忘記你的學識能力與條件比別人優越。

八、忘記任何與工作無關的事物。

九、在工作時忘記你的工作。

十、在休息時忘記你知道的猥褻和詛咒。

目前街坊上勵誌的書本、卡片、書箋很多,有些書要品嚐,有些書要吞咽,有些書更要細嚼,如果能從書中得到一點啟示,而應用於生活中,很可能會改變人的一生,否則書對你而言,則跟一堆廢紙無異。

你知道嗎?

偶爾翻讀一些小品,也能獲知不少常識,如書載:我們一般所使用的鉛筆,明明是以石墨為芯,卻要稱“鉛”,有名實不符之嫌。後來查一查鉛筆家史,原來從前羅馬人和阿茲泰克人都曾用過鉛來寫字。

1565年,英國坎伯蘭的巴羅台爾發現石墨礦,人們發現用石墨寫字,比鉛更清晰方便,稱為“黑鉛”;用以製筆,就稱為鉛筆,可以說是沿用古名了。

又,談起報紙的產生,最早可追溯至中國夏朝,因為那時就有政府公報發布,那是一種布告、命令,專記官方事情,並不能算是大眾化的報紙。

直至公元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才出版了單張式報紙,有如大字報,貼在大街的房屋牆壁上,張貼的地方有人守著,民眾一旦趨前閱覽,必須付一枚銅錢。

“使用者付費”的街頭大字報發行後,立即獲得民間歡迎,有心者便開始經營此項行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