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當中,不知受過多少人毀謗中傷,年輕時雖然極力隱忍,但不免難過,因為我一直盡心盡力為人為眾,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而別人卻如此糟蹋我的好意,總覺得心裏無法平衡。

1963年,我初次隨佛教訪問團走訪東南亞各國,到達最後一站時,一位同道建議:沿途收到的贈品太多,搭船比較方便。我說:當局已來電表示要派人前來接機,還是坐飛機比較妥當。沒想到回國之後,原先提議坐船的人卻在佛教雜誌上撰文,謂星雲某人為了做生意,一路買了許多貨品,所以主張坐船雲雲。另一位同行者得知此事,安慰我說:“你不要難過,佛陀也會被人毀謗。人心不同,各如其麵,世間上的人,隻要他認同的,就覺得是真、善、美;不認同的,就斥責為醜陋、惡魔。毀謗有時也是一種肥料啊。”我聞言釋然。多少年來,每遇譏毀,一想起佛陀慈忍的精神,不禁鼓起信心,勇往直前。如今,我也常敘述自己的經曆,告訴徒眾:“佛陀也會被人毀謗。”希望他們能忍辱負重,肩挑弘法利生的重責大任。

數年前,佛教學者江燦騰先生在新竹與我會麵時,問我:“有些人很仰慕您,但為什麼教界又很少有人和您來往?”我說:“不是我不好,就是他不好,這就要看各人的看法了。”江先生聞言大笑。另一次,我們在高雄晤談,他主動提起外界對佛光山的各種傳言,我說:“江先生,您是學曆史的,一切言論都應該根據事實舉證,為什麼總是說聽說如何如何呢?”他立即頷首稱是。

俗語說:“謠言止於智者。”《堅意經》雲:“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這是佛陀對治毀謗的良方。“佛陀也會遭人毀謗”,所以“毀謗”可能是由於我們表現得太好,我們應該感謝別人對我們的毀謗,因為如此一來,正好給自己一個反觀自照、消災解怨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在菩提道上步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