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篇報道曾提過,人們每天的食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俗稱“五味”,五味與人體內髒的肝、心、脾、肺、腎都有密切關係。據《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苦味有清泄、燥濕、降逆作用。甘味有補益、和中、緩急作用。辛味有能宣、能散、能潤、能行氣血的作用。鹹味有能軟堅、散結、潤下的作用。

但五味不可偏食,酸多則手腳外皮易角化生老繭,嘴唇也會受損,出現燥皮。苦多則皮膚容易枯槁,並有脫毛現象。甜多則產生骨痛、還會脫發。辛多會使筋急而指甲枯縮。鹹多使血液流通緩凝,小便變赤。

故攝取五味要適量,食物不可偏於一種嗜欲,才能對五髒有所助益。“吃”是很容易,但如何吃得健康?則要有這一方麵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