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素食之所以優於葷食,在於素食能增長耐力,助益人性的慈悲心,增進身體的健康。很多素菜之所以葷食為名,是為了引導世人對素食的興趣。且佛門“吃飯”也是一種修行,進食時要做五種觀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這就是一般寺院的齋堂稱“五觀堂”的由來。
(二)
除殿堂外,西來寺人最多的地方,便是齋堂。給來禮佛的每一個人都吃得很歡喜,就是弘法。我時常告誡弟子在佛門典座是菩薩發心,“酥酡妙味”、“民以食為天”是多麼“現實”的問題。做菜不是說將生菜弄熟就了事,尤其是素菜,必須用火功來煮出味道。從中培養興趣,將做菜看成是寫文章,在刀下、鏟下,千變萬化。
昔時中國菜舉世聞名,可是最近的素菜卻比不上日本、美國,一道以香菇、黃豆研練而成的素火腿,我們在色、香、質、味上都比不上,想當初還是中國先發明的呢。不用心、不求進步、不加研究,在餐桌上自然會被淘汰。
我一生對“吃”很不著意,一杯冰水泡飯,一杯茶泡飯,都可以過一餐,但道場的齋飯,也是度眾法門,不可輕心慢心。我就桌上幾樣菜的做法,如何掌握火候,提出我的心得。
花椰菜,油炒十五分鍾;若開水煮過再下鍋,六分鍾;先炸好擺進冷凍,需要時再拿出來,下鍋隻要三分鍾。
蘿卜,要在油鍋裏慢慢炒(油會慢慢蒸發水分)。不過冬天產的蘿卜易熟,夏天產的蘿卜不易炒熟,故不同季節買的菜,火候也不一樣。
一桌四人份的飯菜,從進入廚房到出菜需半小時;兩桌則需時四十分鍾。能如此才有資格掌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