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子問雲門禪師:“世間有三種病人:瞎子、聾子、啞巴,我怎樣教他們學禪呢?”
雲門禪師即刻喝斥:“既來請益,為何見而不拜?”
弟子趕忙就地一拜,剛抬起頭,雲門禪師揮起拄杖就打。弟子大驚,向後急退,雲門禪師哈哈大笑道:“你沒有瞎嘛!不要怕,來!到前麵來。”
弟子驚魂甫定,依言向前走了兩步。雲門又笑道:“你聽得到,沒有聾呀!”
舉起拂塵,“你會嗎?”
弟子應聲說:“不會。”
雲門禪師又哈哈大笑道:“你不是啞巴嘛!”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都害病了,有眼不能視,有耳不能聞,有口不能言,有身不會養,都是由於心靈迷昧,終成盲聾瘖啞。雲門禪師以快刀斬妄識的教法,揭示朗朗乾坤的心地。現代人五官健全,生活安康,卻因心地蒙昧而自尋煩惱。許多父母千方百計把兒女送到美國讀書,放不下心,又想盡方法到美國探望。到了美國之後才發現,可以說是個六根不全的人——講英語,聽不懂,是個聾子;看英文,看不通,像個瞎子;開口不會說,像個啞子;出門不會開車,成了跛子;兒媳生了小孩,要替他們照顧孩子,年少養兒老養孫,又成了孝子,有人稱這為“新五子登科”。不懂禪,生活裏增加了多少痛苦!
很多人被無明覆蓋,不知返觀自照,不知運用自性寶藏,反而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攀緣虛妄不實的幻境,當然不能安住。《金剛經》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蘊含很深奧的意義。
禪師寂滅外緣,對境不起憎愛,朝向肯定的大道精進,聲光幻影迷惑不了禪師的心,他的心常住於清淨中,如實地辦道。
石屋禪師有一個朋友,是一個小偷,惡習難改。有一次,他偷石屋禪師的東西,被禪師抓個正著。禪師責問他:“你偷人東西,偷多少次啦?”
“數不清,總有幾百幾千次吧。”
“你偷了多少東西?”
“不多,一次頂多千兒八百元啦。”
禪師哈哈大笑說:“你真是個小毛賊,換是我,不下手則已,下手就大偷!”
小偷驚訝問道:“失敬!失敬!原來是老前輩了,請教怎麼個偷法?”
石屋禪師倏然伸手,作勢抓住小偷的心口說道:“寶貝不就在這裏嗎?自從這裏的寶貝被我偷到了以後,我一生享用不盡啦!”
我們的心,要自己掌握住,做自己的主人,才能終身受用不盡。禪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真心,有了這種真心,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
龍牙禪師有一首自我肯定的詩:
一室一床一茅屋,一瓶一缽一生涯;
門前縱有通村路,他家何曾是我家。
一個禪者,一生隻有一間房、一張床、一所茅屋,生活簡單自然。門前雖然有路通到別人的村莊,不過他家何曾是我家,我們何必到外麵攀緣呢?桃源雖好非我有,自家雖寒窗,卻是我安身立命處。有道是金角落、銀角落,不及自家的窮角落。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識真性,與道相遠。禪是要大家自我肯定,肯定自心本無一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灑脫淡泊,自在無礙,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蕩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