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掛單求法的虔誠(2 / 2)

我在棲霞寺受戒以後,也到各處去掛單。還記得在掛單的時候,可以說受了很多的責罵,很多的委屈。坐在那裏,知客師來了,我先向他頂禮,他問:“你從哪裏來的?”

假如我用眼睛看著他說:“我是從某某寺來的。”

用眼睛注視對方講話,本來是很禮貌很正常的事,可是在叢林裏,知客師父會大喝一聲:“眼睛收起來!看什麼?這個地方什麼東西是你的!”

有時候,他停下來坐在那裏,大家都不講話,這個場麵很尷尬啊!我們隻有報告知客師父,很想跟他說話;正要開口,他馬上又是一聲雷鳴:“閉起口來!這裏有你講話的資格嗎?”

為了要參學,要訪道,光是這個掛單,就要很恭敬、很虔誠,磨盡我執法執,才能通過。有時知客師父會問:“你到本寺來掛單,有什麼供養嗎?”

年輕的出家人沒有錢,也沒有東西,隻有說:“我隻有身、口、意來供養你。”

他上來就給你幾記耳光,這一記挨得很痛啊!忍不住就摸摸頭,這個動作又得找挨罵了:“摸什麼頭!你不是把你供養我嗎?你的頭已是我的了,還摸什麼?”

現在的出家人很有福氣,也很沒有福氣。在台灣,不論你到哪個寺院,還沒掛單,大老遠就有人招呼:“噢!您來了呀,歡迎!歡迎!”跟過去真不能相比了。過去的禪者在掛單時,受盡種種委屈、種種嚴厲地考驗,但是,他的道就在忍耐裏慢慢成長,攢聚養深積厚的功夫。那個時候雖受委屈,卻是很有福氣。現代的出家人生活在眾人歡迎、眾人疼愛之中,欠缺我們當初的那種磨煉,未嚐不是一種修道的損失。

掛單求法時,要守五條規矩:

1.要有謙恭下意之心。

2.要知道次第坐處,也就是懂得長幼進退,知道該坐哪裏,知道自己的順序在哪裏。現在的一些青年們訪師雲遊,常常連自己該坐在哪個位置都不曉得。

3.不論說餘事,就是不可以說參訪求道以外的閑事雜話。

4.要細心聆聽。到外麵參訪遊學,要多用耳朵注意聽、注意看,把它融會銘記在心。

5.要能信受奉行。

現在的青年學子們,有時候進步很慢,覺得考試好苦好難,主要是事前他沒有好好地注意聽,好好地用心複習……學佛的人也一樣。所有的佛經開頭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最後一句是:“歡喜踴躍,信受奉行”。有時不免慨歎學佛的人隻有半部經,沒有一部經,為什麼?因為大家都能“如是我聞”,“信受奉行”卻沒有。

希望學佛的人,能夠從頭到尾,有“如是我聞”,也能有“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