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水行腳的風姿(2 / 2)

禪師們雲遊參訪,到處行腳,經過幾十年的歲月,有的慢慢會體悟:道,不是在雲遊參訪裏麵。道在哪裏?道在我自己的心裏。趙州禪師有一首詩:

趙州八十猶行腳,隻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趙州禪師非常精進,雖然是年高80歲的人,仍然虛心訪道,四處行腳,走遍天涯海角方才知悟:道,原來是在自己心裏。

宋朝的江西從悅禪師參訪雲蓋守智禪師的時候,對談不到幾句,雲蓋守智禪師就批評他:“看你雖然是長沙道吾山的首座,但是談吐竟如醉人一樣!”

從悅禪師麵紅耳赤地回答:“請和尚慈悲,不吝開示!”

守智禪師問:“你曾參訪過法昌禪師嗎?”

“學人看過他的語錄,已經融會在心,因此沒有去參訪。”

守智禪師再問:“你曾參訪過洞山克文禪師嗎?”

從悅禪師不屑地回答:“洞山克文嗎?終日瘋瘋傻傻的,拖一條布裙,作尿臭氣,算不上大德禪者!”

守智禪師嚴肅地開示:“禪在那裏!你就往尿臭氣去參!”

從悅禪師見守智禪師說得很認真,就依守智禪師的指示,去參訪洞山克文禪師,因而深領奧旨,回來後便感謝守智禪師。

守智禪師說:“你去參訪克文禪師,覺得如何?”

從悅禪師誠懇恭敬地稟告:“若不是您的指示,我此生就蹉跎了,因此特來禮謝!”

守智禪師道:“禮謝什麼?禮謝尿臊氣好了。”

以貌取人,這是人間的通病,以衣取人,更是肉眼常見的事例。禪在哪裏?禪不一定在莊嚴相好上,不一定在美好穿著上,“一條布裙,作尿臭氣”,這是慧眼看到的禪境,因此蓮花出於汙泥,金玉藏於土石也。大千世界雲遊盡後,才知道大千世界原來不在彼處,在我們的心裏,禪就是這麼一個味道。

禪師們雲遊參訪,不是貪看風景,完全是為了尋找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道”;訪道,就是他們的風姿。禪者像行雲流水一樣,處處逍遙自在。世人被功名富貴、五欲六塵束縛的人生,假如也有那麼一點“禪”的閑情逸致,也那樣的逍遙參訪、雲遊,也體會那麼一點禪的味道,人生不是就美化了嗎?

禪師們的雲水行腳,另有一種瀟灑風姿,他們來去無礙,也不沾不滯,對自己的故鄉不留戀,對風景際遇也不執取;視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如雪泥鴻爪不留痕。例如,有名的馬祖道一禪師回到家鄉,遇見一個老婆婆在河邊洗衣服,老婆婆看到出家僧,就問旁人:“哎喲!那不是馬家那個小三子嗎?”她不叫他馬祖道一,叫馬祖的小名。馬祖道一禪師不禁感歎說:“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長;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雲遊天下的禪師,常常是連自己都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