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當中,必定會遭遇風霜雨露的淬煉,而這些都是成熟心性的資糧。不能一味歡喜陽光燦爛,卻害怕雨雪冷涼,隻做溫室的花朵,不願做蒼鬆翠柏。要求人生精彩豐富,就得與種種境界奮鬥,在逆境當中學得一身本領。
童年時期,我受到很多的挫折,然而內心有一股力量,能夠不被外來的挫折打倒。拿寫文章來說,一篇文章寫得不好,老師批下:“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即是以黃鶯在柳枝上啼叫,白鷺飛上青天一聲,來形容我的文章“不知所雲”,這樣的評語對一個孩子來說,打擊很大。有時候用心把一篇文章寫好,老師卻在上頭批:“如人數他寶,自無半毫分。”意即像銀行裏天天數鈔票的辦事員,隻是過路財神,自己沒有分到一點,以此暗示我,你的文章不曉得從哪裏抄襲、摘錄來,自己沒有半點見解和看法。評為“文抄公”,給小孩子的打擊更是澎湃洶湧。麵對這許多挫折,我心裏隻生起一個念頭:“老師!你不了解沒有關係,總有一天,我會把我的能力讓你了解的。”
我不為一句話受挫折,明白佛陀將入涅槃時,諄諄告誡弟子:“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肢解,當自攝心,不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大丈夫爭千秋萬世的風景,不爭一時的風光。隻是為了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表情就泄氣、萎靡不振,就失卻慧命、忘失法身,實在得不償失。
生命有它的韌性,隻要勇敢麵對挫敗,經得起歲月寒暑的流遷,受得起風霜雨露的考驗,就能展現蒼勁、瑰麗的生命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