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31

治家之道:

(1)妻女無妒則家和:家庭裏的妻、女、姑、嫂,相處之道要彼此和平禮讓,恭敬淳謹,不要嫉妒、多生是非,這樣家庭自然會和諧。

(2)兄弟無偏則家興:兄弟姐妹的思想、意見、看法,要合於中道,不要太過偏頗、執著。兄弟團結無偏,家庭才能興隆。

(3)上下無縱則家尊:家庭中,無論長輩、晚輩,不可縱情縱欲,要依理遵法,這樣一個家庭才會有尊嚴。

(4)嫁娶無奢則家足:婚姻嫁娶是家庭的大事,難免慎重其事。但良好端正的人品才是最重要的,不可太過奢華、浪費,如此,家庭自然會富足。

(5)農工無休則家溫:也不一定指農工之家,現今的工商社會,隻要從事正當事業,勤勞勉力,都能夠讓家裏的大小衣食溫飽。

(6)祭祖無忘則家良:一個家庭,不忘記祭祖之誠、不忘失喪祭之禮,必定是一個良善的家庭。

——《星雲法語·治家之道》

32

怎樣的傳家之寶,才能讓家庭和樂、家族興盛綿延呢?

(1)“勤儉”是傳家之寶:社會上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能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勤儉奮鬥中獲得的。

(2)“孝道”是傳家之寶:親子之間有著“上代以來,從己而出”的血緣關係。借著世代相傳的倫理,人類的綱常秩序才能穩固和延續。

(3)“慈悲”是傳家之寶:培養孩子有慈悲心、有善念,他就能與人為善,不會到處樹立敵人,從而擁有平安順遂的人生。

(4)“信仰”是傳家之寶:人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心中就沒有力量。但是要選擇正信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

除此,其他如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八種正道等,以及書香、教育、知識、明理、忠信、誠實、歡喜……都是值得代代相傳的珍寶。

——《普門學報·佛教對“家庭問題”的看法》

33

如何探病才是如法?首先,探病的時間要適當,不能太早、太晚,停留的時間也不宜太長。和病人談話的音量要適中,內容更應謹慎、得當,如不談論刺激病人心情的話題,不與病人辯論爭執,不教訓病人,應說充滿希望的語言,給予病人鼓勵。病人焦躁不安時,可隨機說法,使其心靈得到安慰,或者耐煩傾聽病人的心聲,紓解其心中的悲苦。

——《普門學報·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34

佛門自古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見地,站在為師者的立場,心中時時以徒弟為道友,以開通開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師者啟發之下,有更多自我啟悟與開創的空間;站在為徒者立場,不隻奉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美德。尤其在禪門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點撥,則慧命重生,人生改觀。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師弟之道》

星雲語錄

心中時時以徒弟為道友,以開通開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師者啟發之下,有更多自我啟悟與開創的空間;站在為徒者立場,不隻奉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美德,尤其在禪門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點撥,則慧命重生,人生改觀。

35

為人學生或弟子者,應以五事恭敬供養師長:

(1)善恭順:為人學生弟子者,應恭敬順從於師。

(2)善承事:所謂“有事弟子服其勞”,以財力或勞力供事於師。

(3)速起:見師應速起,以示尊重。

(4)所作善業:能依師之所教而實行之。

(5)奉敬師:若師有教命,敬奉無違。

——《佛教叢書·儀製·佛化家庭》

36

老師對待學生,有下列五種方法:順法調禦,以愛教導;誨其未聞,增廣見識;隨其所聞,令解善義;示其善友,樂於交遊;盡己所知,教授不舍。

——《佛教叢書·儀製·佛化家庭》

37

每個人都有親人、朋友,善待親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五種善待親友的方法:若有布施,先給親友;溫和愛語,恭敬禮遇;利益均分,有我有他;困難之事,助他解決;誠實相待,不可欺騙。

——《佛教叢書·儀製·佛化家庭》

38

親友的關係應該做到“互相安慰鼓勵,嘉勉惜福守財,幫助人格尊榮,彼此隱惡揚善,督促前往善道”,以道相交,以舍往還,不可隻有金錢的往來。

——《人間佛教係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忠孝觀》

39

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我、有利於我,這種自私的心態,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交朋友,要想到我怎樣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一味地要求朋友有利於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友不求益我。

——《普門學報·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40

青少年交朋友應當要“以德相交”,拿出慈悲、真心、義氣來交往,在緊要關頭時才會互相扶持,患難與共;要“以誠相交”,朋友之間講究誠信,擯除利害關係,才能成為知交;要“以知相交”,一個人懂得吸收新知,也會引來許多見多識廣的人,興趣相投,則能成為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以道相交”,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遠近,人人都樂於和他親近。君子以信譽為信,朋友以道德為信;以道所交的朋友,才堪稱做道友、法侶、善知識。

——《普門學報·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注釋】

①五婦:指妻子要做像母親、像妹妹、像婢女、像妻子、像臣子般的太太。也就是說,對待丈夫有時像母親關心兒子、有時像妹妹敬愛兄長、有時像婢女服侍主人、有時像妻子依賴丈夫、有時又像臣子伴隨君主。